卷九 逐鹿 第七十四章 顧慮(第4/4頁)

回到東衙,已經是淩晨拂曉時分,林縛剛要回山上休息,就有信報傳回,靖海第一水營與崇城步營所編成的南路兵馬順利奪下夷洲。

不過在南路軍抵達之前,浙閩都督府派往夷洲的官吏、守軍、八姓宗族勢力以及大批人丁都已經提前撤離了,走之前就縱火燒了城寨、塢港、村莊,留給淮東一座殘城以及沒來得及撤走的夷洲民眾不足萬人。

由於村莊大片的給燒毀,糧錢給搶走,萬余夷洲民眾,都成了嗷嗷待哺的難民,急等淮東軍救濟。

浙閩在海上的戰力以浙東水師為主,浙東一戰,浙東水師損失近半,殘部給封鎖在錢江中上遊出不來,浙閩在南線僅有的水軍力量,只能夠用來封鎖閩江,沒有能力出海與淮東水軍在海上爭雄。這種情況下,浙閩即使不想放棄夷洲島,但分兵防守會更被動。

奢文莊倒是果斷,見反攻明州府無望,就下令將一切能撤出的資源都撤出夷洲島,撤不出的都摧毀掉,不給淮東占半點便宜。不僅要將丁戶強行撤出,甚至還組織人手在夷洲城附近撒鹽毀田。

不管奢家以往在夷洲島經營的根基多深,遷民毀田之事總是不能得民心的。一時間夷洲民眾也紛紛舉兵反抗,給奢家鎮壓殺了許多人。

淮東的動作也不慢,差不多在崇城步營在上虞休整好,在浹口寨剛完成擴編,就出兵南下,差不多將近萬人口截留下來。

所謂有得有失,這樣也好,淮東軍接管夷洲島會減少許多阻力,還能直接往夷洲島填萬余流民。在當前的情況下,淮東只愁沒有更多安置流民的土地,倒是不愁丁口不足。

在林縛的印象裏,後世的台灣島即當世的夷洲島,水田可以一年種植三季水稻的,年產量應比崇州的上熟良田還要高出六七成來。可惜夷洲島還處於剛開發階段,水旱田也就兩萬畝左右,實在有限得很,聊勝於無。而夷洲島的開荒成本太高,淮東軍司短期內是沒有能力直接大規模投入的,就要看淮東錢莊還有多少潛力可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