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七十一章 野心(第2/3頁)

這時候有侍衛從外面走進來稟告,說從青州來的車隊快到北城外了,林夢得已經先一步出北城去迎接了。

林縛吩咐侍衛道:“派人去跟夫人說一聲……”

林縛想勸顧悟塵、顧嗣元放棄守青州的念頭,但效果甚微,反而顧嗣元親自趕過來說服淮東支持他在青州掌兵——顧嗣元來崇州不能公開露面,一路都是乘馬車掩人耳目。

趙勤民提前兩天去鹽瀆跟顧嗣元匯合。算著時間顧嗣元到崇州的時間,林縛讓林夢得代表他出城迎接,他會與顧君薰在崇州城時等顧嗣元過來。

越是才智卓絕者,反而會越加的固執,好些人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仍不肯回頭。

從根本上來說,也是雙方對東胡基本面的判斷出現嚴重的,難以相互勸服的分歧——顧悟塵、顧嗣元等人更願意相信並堅持自己的判斷,不相信淮東對當前局勢的分析跟判斷。

也是難怪,任何人的認知都有局限性……

在淮東奔襲浙東之前,又有誰能想到淮東在斷了津海糧道之後還有維持六七萬兵馬的能力?誰又能想到淮東在維持當前七萬兵馬之余,還有能力暗中支持紅襖軍構築淮泗防線?

事情到這一步,林縛也只能放棄之前的立場,勉強維持東陽一系不決裂。

林縛袖手站起來,聽著窗外的雨聲,忍不住輕嘆一聲,等顧君薰下山來,一起進城為顧嗣元洗塵。

※※※※※※※※※※※※※※※※

雨天路滑,車馬隊行速慢了一些,以至夜幕降臨,才遠遠看到崇州北城墻淺淡的黑影。

車角上挑起照路的馬燈,昏黃的光暈將雨絲照亮,也有少許光線透到車廂裏來。雨滴淅淅瀝瀝的打在車廂頂上,顧嗣元穿著一身青衫,隨意的伸腿坐在軟榻上。今日的顧嗣元唇上留有濃密的短髭,臉上有風霜之色,目光深邃,神情沉毅,已經半點看不到當年紈絝子弟的痕跡。

人的變化真是奇妙,不要說顧嗣元了,便是在馬車側旁跨馬隨行的趙晉,也在雨蓑下穿甲挎刀,氣度軒昂。誰能將他與當年只曉得遛鳥弄狗、為非作歹的江寧少年聯系起來?

有時候趙勤民都不曉得該是感謝林縛還是該怨恨林縛。獨子趙晉給林縛打斷了腿,雖然用心醫治,走腳總是有些瘸拐,留了殘疾。但趙晉從那之後就一改前非,讀書習武皆是十分的用心,趙晉隨顧嗣元去青州後,很快就給用為心腹。

這會兒前頭有兩騎趕來,通報林夢得就在前頭的長亭恭候。顧嗣元此行不能公開宣揚,更要嚴密的瞞著梁家,出城迎接的,也就林夢得二三人而已,沒有講什麽排場。

顧嗣元點點頭,以示知道此事,便讓來通報的騎士離開,開口問趙勤民:“淮東會有幾分真心歡迎我來?”

趙勤民說道:“為少君過來,林制置使與小姐還特意讓人城裏準備了一處園子,裏面的擺飾、用具,都是小姐親自布置,就怕你住不慣……”

趙勤民也只能這麽說,在他看來,淮東仍然沒有放棄勸他們為退出青州做準備的努力。

湯浩信膝前兩子皆無大志,田舍富家翁就心滿意足,才重點扶持女婿顧悟塵,若是顧嗣元不改前非,始終都是紈絝享樂的性子,顧悟塵自然也會毫無疑問的只扶持女婿林縛一人。

事情的發展卻非如此。

暨陽血戰,顧嗣元就受到極大的觸動,痛苦前非,本就過人一等的天賦與才幹就用到正途上來,自己也有幹一番事非的意志與野心。後承門蔭,隨湯浩信到青州做官,得湯浩信盡心傳授,所得甚多。湯浩信死於任上,顧嗣元扶柩前往潼關安葬。在河淮大亂期間東返,沿途招攬流民撿選健勇,在楊樸的協助下,編得一支忠於顧氏的精銳戰力,在淮泗戰事裏智取睢寧建立功業。再入青州時,顧嗣元就順其自然的繼承湯浩信遺留下來的政治聲望與人脈,與陳元亮、杜覺輔、張晉賢等人,在主持津海糧道山東段的運務之時,也聯手抵制梁氏勢力向青州滲透。之後又娶杜覺輔的幼女,與青州地方豪紳杜氏的聯姻則徹底奠定了顧嗣元在青州的地位。

淮東與青州同出東陽一系,同氣連枝,互相援應是必須的,但同樣的,兩者也存在競爭。

當然了,林縛經營淮東,成就之大,根基之深,是顧嗣元不能相比的。在這種情況下,顧悟塵自然也只能主要支持淮東,以盡快形成東陽系外藩內相的政治格局。淮東與青州即使存在的競爭關系,但競爭關系也很弱,矛盾不那麽突出。

東胡人大肆入侵,燕京將陷,對青州來說,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燕京、津海即將相繼失陷,山東將直接受到東胡騎兵的威脅,但同時山東也將成為抵禦東胡的前線。在燕京淪陷之前,江寧諸人還不會立即就擁立新帝,但在河淮、山東等地加強防禦,建立屏護江淮的軍事防線,已經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