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五十九章 收心(第2/2頁)

此外,長山營、崇州步營及第二、第三水營,在戰時歸浙東軍司及行營節制。當前明州府的民生政務等事都一律納入軍司及行營轄管,等梁文展來明州之後再行交接。在行新政之前,更緊要的是穩固上虞到嵊州的西線防線以及集中兵力,剿滅盤踞昌國、岱山諸島的奢家殘部。

當前,長山營、崇城步營及第二、第三水營等主力集中在西線,主要防備屯駐東陽、諸暨、會稽的奢家兵馬。剿滅昌國、岱山諸島奢家殘部的重任,就落在倉促編成的浙東行營軍頭上。第一水營負責進行海路封鎖及支援。

浙東行營軍主要以海陵府軍及浙東歸附軍為基礎擴編而成,戰力自然不能跟長山營、崇城步營這樣的精銳步甲相比,但擴編後兵力多達一萬兩千余人。龜縮於昌國、岱山諸島頑抗的奢家殘部僅四千余人,兵力又分散於七八個防寨裏。浙東行營軍能集中兵力,後勤也有保障,雖說傷亡在所難免,但各個擊破的難度不會太大。

歸附軍要不要用,這歷來都是為將為帥者需要重點權衡的問題。

奢家統治浙東的時間不長,恰如葉君安所說,諸家及民眾歸心者少,更多的人是屈從觀望。攻浙以來,歸附兵馬差不多有四千人,比海陵府軍的人數還要多。這麽多人馬要是不用,安置也是問題。

再者淮東的兵力也有所不足,要用來守戍城池,等奢家反攻過來,這些人馬能不能讓人放心,也是問題。

用這些人馬去強攻昌國、岱山,一是使他們與奢家結下死仇,丟掉騎墻觀望的心思,能盡心為淮東所用;二來用殘酷的戰事消耗歸附軍的實力,補充忠於淮東的工輜營兵。即使歸附將領心思不定,但只要保證基層武官及兵卒能忠於淮東,也能保證整支軍隊能掌握在淮東的手裏。

從二十三日起,毛騰遠等歸附將領就率部從浹口出發,從老塘山港登上昌國島,剿滅盤踞昌國等海島頑抗不降的奢家殘部。每一戰,兵卒有所傷亡,浙東行營即從工輜營抽調健壯補充之。

毛騰遠等浙東歸附將校也曉得淮東的心思。再說淮東除了嚴格限制將校掌握軍隊外,其他方面都很優渥,並無為難歸附將校的意思,兵卒有傷亡,也一律以淮東軍的標準進行撫恤,兵甲弓弩的補充也頗為充足。在當前的形勢下,毛騰遠等將校也就放下觀望的心思,盡力為淮東攻打昌國、岱山,希望能憑借戰功作為投名狀,盡快獲得淮東的信任以確定自己應有的地位。驅使兵卒攻打奢家殘部,格外的用心,戰鬥激烈程度,甚至要超過淮東軍在西線的主力。

這種心態,倒與投降東胡的叛將一樣。

二十六日,浙東歸附軍就以兩倍的傷亡代價,攻下昌國島最為重要的龍山寨,全殲據守龍山寨的奢家殘部八百余人。

二十九日,岱山主島牛扼寨四百殘卒打開寨門投降,收復岱山全島。

不管江寧的沉默態度,林縛繼續向江寧上折子,建議將岱山諸島並入嵊泗,在海陵府下面增設嵊泗縣。林縛以大橫島為縣治所在地,以治嵊泗、岱山兩地,薦陳恩澤的父親陳雷為嵊泗第一任知縣,以嵊泗作為淮東銜接浙東的要隘。

五月初二,韓采芝率部攻陷昌國島東海岸的騏驥寨。

至此,完全剿滅盤踞昌國主島的奢家殘部。除了昌國東南幾座地勢險惡的小島外,明州府以及東海諸島全線收復。

絞殺奢家殘部,打得格外激烈,傷亡也慘烈的浙東行營於五月上旬陸續返回明州、上虞駐防、休整。

在韓采芝率部進駐上虞之後,長山營在敖滄海的率領,以嵊州城為基地集結,從落鶴山方向,對東陽等地的奢家兵馬保持軍事壓制。

周同率崇城步營在上虞休整近一個月後,回駐明州府東的浹口寨,打算以浹口寨為駐軍進行擴編,然後配合水營,繼續往南擾襲浙南、閩中沿海。

在淮東第二、第三水營的強大軍事壓力及不斷擾襲面前,奢飛虎終於在五月上旬,下令用沉船、暗樁在曹娥江以西的錢江、山陰江以及鑒湖口封鎖水道,放棄用浙東水師殘部反攻明州府的可能。

從曹娥江往上,錢江水道僅三四裏寬,江底又有沙坎,不利淮東戰船進入作戰。在奢飛虎大規模用沉船,暗樁封鎖水道之後,淮東水師戰船西進就更加艱難。

奢飛虎在西面封鎖水道,淮東軍也不甘示弱,與浙北配合著,也用沉船、暗樁對錢江水道進行加倍的封鎖,徹底將浙東水師堵死在錢江上遊。

錢江水道被封之後,水營在錢江裏的作用給削弱到極低,一切都只能取決步營在陸上分出勝負之後,才能清除障礙重新打開水道。當然,淮東水營主力也能從錢江的軍事對峙裏抽身出來,加強對浙南、閩中沿海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