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四十七章 錢莊之議(第2/2頁)

“照這個說是夠了,但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要是風浪兇險,銀船一時給堵在半途,崇州這邊的周轉就會出問題。我看到真要做到保險,要有雙倍的現銀做本金才夠。”周廣南撚著頷下胡須說道。

本金要投入這麽多,還要算上經營錢莊的風險跟成本,相比較之下,得利就相當有限了。

“單為糧商出據飛票的話,不用那麽多的本金。”林縛說道:“淮東軍司儲備銀或藏在軍司的銀窖裏,若存入錢莊的銀庫,沒有什麽區別。此外,厘金局所收取的現銀,以及各工場留存的余銀,都可以存入錢莊做本金用……”

需要足夠多的本金存銀,主要還是防止擠兌。孫豐毅、周廣南等人經商半輩子,雖然還剛剛有錢莊的概念,卻也能考慮到擠兌之事。

淮東軍司財力再緊迫,也會存有一定量的現銀。這筆銀子是藏在淮東軍司的銀窖裏,還是存入錢莊的金庫裏,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

說到厘金局,周廣南就熟悉了。厘金局差不多是淮東軍司現銀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每個月才跟淮東軍司結算一次。不算已經進入淮東軍司窖藏的現銀,厘金局平時也存有好幾萬兩現銀。

船場收益結算是每季一期,平時要維持正常的運營,存有的現銀數額更加龐大。

冶鐵工場,繅絲工場甚至包括黑水洋船社,都有大量的現銀抓在手裏,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余銀都是以備不時之需,實際上會用到的機會不大,跟鄉民手裏攢些銀錢不敢花出去的道理一樣。這些余銀集中存入錢莊的銀庫,一是集中保存方便,第二就是錢莊若是給持票人擠兌,就可以拿這筆銀子來應急。

也就是說,只要存入錢莊的余銀數量足夠龐大,錢莊所需要的本金就越少。

給林縛一句話點撥,周廣南仿佛看到一個新的視野,一改之前謹慎的態度,身子都往前傾過來,說道:“大人所言,確實是緩解錢莊本金不足的妙招!卑職聽來,茅塞頓開。”

林縛微微一笑,後世有哪家銀行不吸攬公眾存款,光靠自有本金向外放貸的?他是靠後世經驗取勝,若說經營算計之事,卻不比周廣南老道。

當然了,錢莊成立之初,都沒有建立起信譽,除了財東出資湊出一定量的本金外,就想大規模的吸攬公眾存款,是不現實的。但是,林縛可以將淮東軍司及諸多工場的余銀都存入錢莊,將來有可能,可以直接指令淮東兩府十一縣將財政余銀存入錢莊,就能保證錢莊擁有大量的儲備銀。

林縛笑道:“錢莊的好處不僅這幾樁。鹽鐵司去年是通過我們的水營戰船將鹽銀運往燕京的。陳韓三控制著徐州,流寇在汴泗之間,還有很大的勢力,張晏今年依舊不敢走陸路運鹽銀,錢莊倒是可以將這事給攬下來。”

“大人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這麽一說,又有恰到好處之妙,卑職當真是心服口服。”周廣南感慨地說道:“糧商在津海存入糧銀,持票到崇州取現,會造成津海銀多而崇州缺銀的失衡。鹽鐵司將鹽銀存入崇州的錢莊,而我們可以從津海錢莊另撥出相應的銀錢入京,實際可以彌補上面所說的失衡……我們少了從津海運銀填補崇州的麻煩事,卻能多做成一樁生意,真是好得不能再好!這錢莊之事能做!”

林縛又看向孫豐毅。

孫豐毅細思量,見制置使看過來,也說道:“錢莊之事,能做。”

周、孫兩家是南遷海商的代表,雖然周廣南、孫豐毅都在淮東軍任職,但他們不能心甘情願地出銀來做錢莊,林縛也不能逼迫他們。如今孫豐毅、周廣南主動表態,這事便算是邁出去第一步。

林縛說道:“好。王成服就先留在這邊,你們幾個先擬出一個條陳來,將所有事情都考慮周詳了。錢莊能聚集到的本金自然是越多越好,隔幾天我去江寧走一趟,看看那邊有沒有人願意參與進來。”

錢莊成立之後,放貸是基本功能,不需要強調什麽,不過林縛也沒有提淮東軍司將來會向錢莊支借銀錢發展軍備之事。這事留在錢莊成立之後才議不遲,總不能一開始就給別人太多的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