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四十二章 東西虛實(第2/2頁)

林縛登岸後,也不耽擱,帶著到渡口迎接的秦承祖、寧則臣等人,直接往指揮棚裏鉆,邊走邊說道:“有什麽吃食,涼面稀粥什麽的,有就端些上來,我們邊吃邊議事。從明天開始,親衛營的新卒都要輪流拉出去打,全面加強與敵接觸作戰,要在兩到三天時間裏,將陳韓三所部的斥侯都壓縮回窄橋……”

“這個難度可不小。”秦承祖說道。走近指揮棚,將地圖拉出來鋪在木案上,指向沭口營寨北面二十余裏外的一個點,“陳韓三在窄橋的封河大營駐有一萬五千精兵,其中兩千人是跟陳韓三很久的騎兵,騎兵數量要遠遠高過我們。今日親衛營渡河,動靜頗大,陳韓三派來斥侯警覺的遊騎數量大增,差不多有三四百騎。”又連續指出沭口營寨周邊的幾個點,“我們要派步卒先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結營立寨,才能限制陳韓三部遊騎的活動……”

“要是我們對陳韓三在窄橋的封河大營發動強攻,陳韓三會有什麽反應?”林縛問道。

寧則臣說道:“渡淮援徐,我們的主攻方向若是陳韓三的窄橋大營,一般說來,破之我們便能將沭陽守軍接出來。接下來還要合力攻下郯城,才能越過沂水。同時也要有船從泗口進入泗水接應,不然我們就算能走陸路趕到泗水河畔,也會給攔在徐州境外……”

葛存雄說道:“流民軍在泗陽沒有能力封鎖那麽寬的河汊子口,但在宿豫、睢寧兩地都有攔河封船的措施。水營要從泗口進入泗水,一路要連破流匪在宿豫、睢寧所建兩座攔河大營。考慮到一旦戰事興起,流匪會隨時加強這一路的防禦兵力,多久能突過去,還真說不好……”

“關鍵看劉庭州率渡淮援軍能不能成功渡河了,渡河後能不能成功對泗陽守軍造成壓力,要讓劉庭州將宿豫、睢寧的流民軍往泗陽吸引。”秦承祖說道:“我們在劉庭州之前,對陳韓三的窄橋大營越是虛張聲勢,陳韓三就越會懷疑我們北上援徐的決心……”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林縛點點頭,說道:“想來陳韓三應該能確認我與劉庭州的不和。”

秦承祖說道:“換作他是你,多半會坐觀劉庭州渡淮送死,更沒有可能孤軍深入,涉險去救嶽冷秋這個大敵。劉庭州率援軍渡淮打泗陽,就能坐實他們的猜測,打消他們的疑慮……”

秦承祖等人與陳韓三打了十幾年的交道,更在他手裏吃過大虧,對陳韓三的熟悉,怕是流民軍的其他將領都遠不及。

林縛考慮了一會兒,對葛存雄說道:“你率第三水營西進,全力助劉庭州渡淮。我再簽一封令函你帶去給劉庭州,將山陽縣守軍並入渡淮援軍之列,給他一起帶過淮河作戰……”

山陽縣守軍屬於新整編的淮安府軍之列,守鄉土為其根本責任。劉庭州雖為知府,但沒有林縛的同意,不能調府軍渡淮作戰,只能另行招募民勇組建渡淮援軍。

比起渡淮援徐之事來,確保守淮防線無憂更為重要。劉庭州所建的渡淮援軍,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借著自願的借口,從府軍裏招募的能戰之兵,不足兩成。劉庭州即便能成功渡淮,也不能在泗陽形成牽制性的力量。

洪澤浦亂起之後,山陽縣長期頂在第一線,守軍戰力不錯,林縛在這時刻調山陽縣守軍隨劉庭州渡淮作戰,主要是不希望劉庭州渡淮後打得太難看。

更主要的原因,山陽縣守軍調走後,守淮防線在最關鍵的位置會出現空擋,在劉安兒、陳韓三等流民軍將領看來,江東左軍更沒有可能會在這時候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