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七十五章 攻寨(第2/2頁)

千年之後,制海權的思想在普通軍事愛好者的腦子裏都已經根深蒂固,林縛發展靖海水營的主要意圖是爭奪制海權,兼顧發展精銳步營。

李卓在平虜策有意加強津海、登州兩路偏師,計劃在反攻東虜時,以津海、登州兩路偏師走海路攻擊東虜側後,實際上就有制海權的思想在萌芽。

擁有制海權之後,才選擇陸上戰場的主動權。

東海寇出入兩浙,江東沿海府縣如入無人之境,實際上也是寧海鎮水營無作為,東海寇掌握制海權,隨意選擇陸上戰場的體現。只是東海寇背後的奢家還沒有意識到制海權的概念及重要性。

要是東閩戰爭期間,李卓在陸上壓制奢家,寧海鎮水營從海上發動攻勢,直接對奢家控制的腹地據點進行打擊,奢家很難有裂土封侯的機會。

世人都說崇州無守土之險,卻不知道崇州依江傍海,以崇州為根基,編有一支犀利舟師,勢力就可以西進川東,北擊東虜,南抵南洋,輻射的範圍要遠比一支精銳騎兵廣闊、深遠。

只是,制海權的重要性,一直要大航海時代才給充分地發現,中原王朝興替,千年戰事頻繁,從來都是以陸地爭霸為主,傳統的軍事思想裏忽視甚至無視制海權也是必然的。另外,海洋遠航能力的薄弱,也是一種重要原因。

※※※※※※※※※※※※※※※※

入夜之前,江東左軍登陸作戰的甲卒輔兵加起來超過千人,是寨中據守寇兵的五倍之多,共十二架蠍子弩,十六架床弩,分別從東側之寨門,南側之高地打擊寨門、寨墻。西側高地的土台也壘起有一丈高,五丈長,土台距西側寨墻就二十步遠,拿棧板搭上,就形成能直接進攻寨墻的雲橋,兩百甲卒借著土台的掩護做進攻前的準備,也集中了數十架強弩,好在強攻時壓制寨墻上的寇兵。這時候就等南面、東面能吸引更多的寇兵,好減輕這邊的進攻壓力。

風雨季過去,暮色四起,海天之間浮起一彎白月,天邊的金星也蒼白無光,等夜色真正的降臨下來,星月才能變得明亮,照亮蒼穹。

寨墻雖然堅固,但畢竟遠不能跟厚達三四丈的砌磚夯土城墻相比,高度也只有丈余。就算是厚達三四丈的城墻,在大型投石弩的連續打擊下,也有崩塌的可能,南側寨墻在經過上百發石彈的精準打擊下,不但寨墻上站不了人,整個墻面已經形成枝形的裂紋。

林縛看著南側寨墻有直接砸塌的可能,跟敖滄海說道:“月色尚好,夜裏便於攻寨,是不是多些耐心?”

“好。”敖滄海說道:“我派人去跟周同商議,要他們再等一等。再從東面調四架蠍子弩過來,東面也準備一輛沖車,要能順利將這處寨墻打塌,東面可能用沖車先攻打寨門,等兩面吸引足夠寇兵後,周同那邊再走雲橋奪寨……”

殲滅據寨死守的二百多寇兵沒有什麽懸念,但是“殲敵二百,自損一百八”的戰鬥又有什麽意義?

江東左軍在崇州剛剛立足,以清查公田,清淤運鹽河為手段的大規模流民安置工作還剛剛開始,這時候能給江東左軍征募補充戰力的兵員還相當有限。在與東海寇中的戰事中,戰力消耗太大,江東左軍非但得不到成長,反而會受到削弱,林縛要江東左軍諸將要多打聰明戰。

一共十架蠍子弩,六弩床弩,持續不斷地攻擊南側寨墻,到月行中天的深夜,厚達八尺,磚石砌成的寨墻終於支撐不住,轟然倒塌,破開一個寬五六丈的大口子。

尚未放棄防守的寇兵,以大盾為主,湧到缺口處,想要阻擋江東左軍從南面攻入寨中。

而東面寨門當前的江東左軍甲卒在南側寨墻倒塌後,也拿床弩、弓弩壓制寨墻上寇兵,拿高盾掩護沖車直接沖擊寨門。

沖車形制簡單,是兩輪車架上一根堅實巨木,尖頭包鐵,增加沖撞力,十數名輔兵推著猛的撞向寨門。之前對寨門的直接打擊已經積累到相當厲害的程度,一記就撞得寨門搖晃,門額上的磚石脫落。

寨子裏的寇兵當然不會等到寨門給攻塌再聚集,看著寨門搖搖欲墜,便聚集六七十人,拼命地往寨門後填磚石木土,要將寨門徹底封堵起來。

這時候西面嘩聲大作,弩箭如雨,將寨墻上二十余寇兵壓制得擡不起頭來,數塊長十丈的棧板搭上墻頭,形成寬達丈余的棧橋。一都隊甲卒借著這座臨時棧橋,搶登寨墻,將守西墻寇兵悉數擊斃,掩護弓弩手登墻,站穩陣腳之後,源源不斷的將甲卒輸入寨內進行巷戰。再之後,南面甲卒再從砸塌的寨墻缺口裏強行攻入,打擊寇兵,東面甲卒也放棄攻擊寨門,直接以雲梯攀附寨墻,攻寨,三路一起攻入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