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五十三章 獄島去留(第2/2頁)

江寧城丁口六七十萬,對物資的需求是巨大的,已經是江寧附近郊縣所無法滿足的,需要從外府縣需入大量的物資,也是當世農耕文明下的最為龐大,成熟的商貿市場,而毗鄰的維揚、平江、嘉杭都是城市丁口超過十五萬的超級大城。這些城市之間以及與周邊府縣之間,主要是以水路河運相勾連。

在上林裏因市因商發家崛起的林族,自然能更清楚的知道獄島的意義。

※※※※※※※※※※※※※※※※

接下來,林縛又與顧悟塵、張玉伯、趙勤民、林續祿說了許多崇州的事情,奢家姑嫂的事情沒提,這次利用通匪案清查僧院所得,倒沒有想瞞過顧悟塵。

要養江東左軍,這是一筆龐大的開銷,外人也許會以為林族給江東左軍提供了一定的贊助,但瞞過顧悟塵他們沒有多大的意義。

“若是能全面的清查崇州的田地與丁口,少說還能清查出五十萬畝的逃賦糧田來。”林縛說道:“這些年,北方災害匪禍不斷,致使流民南湧,不少人到南方淪為佃戶,只是戶冊上也沒有及時反應出來。像崇州,二十二萬丁口還是二十年前統計的數。初到崇州時,我估算崇州的實際丁口應有三十萬。經過這次清查寺田,寄田,發現我之前的估算還是保守了一些。”

“通匪案清查出二十二萬畝田地,已經夠驚人了,沒想到你私下還瞞了這麽多。”張玉伯微微感慨道:“清查僧院倒是一件大有油水可撈的事情,不知道嶽冷秋、王添他們會不會受到啟發?”

若能清查江東郡及江寧府的田產,丁口,所增加的稅賦,足以彌補這些年來的國庫虧空,同時支撐對東虜以及對中原剿匪戰爭也足夠了,但是這件事哪容易做得成?要是嶽冷秋、王添動了這個心思,林縛倒不介意推他們一把,只是嶽冷秋、王添沒有那麽傻。

顧悟塵搖了搖頭,說道:“在崇州能做成,有許多因素促成,推之到全郡,則做不成……要是嶽冷秋、王添能草率行事,事情倒是容易了。”

江東郡地處富庶,許多人家都有余力供養子弟讀書,識字率要遠遠高過他郡,入仕為官的也多,加上各種蔭補入仕的人物,隱然已成吳黨勢力。他們要麽本身就是大田主,要麽與地方上的豪強世族彼此勾結,全面的清查田產與丁口,將直接剝脫他們已經咽進肚子裏的一大塊利益。可以想象他們的反擊也將是致命而瘋狂的。

要是沒有外患,也沒有七大寇及東海寇如此大規模的內亂,強權且強勢的朝廷也許能做成此事,這時候內憂外患嚴重,朝中黨爭形勢惡劣而殘酷,想做成這事卻是萬萬不能的。

林縛在崇州能做成此事,甚至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還真是要感謝東海寇攻陷崇州屠城呢。極大削減地方勢力的同時,也使得東海寇成為崇州最主要的矛盾,地方無人敢出頭對通匪案施加阻力。這件事就順順利利的做了下來。

※※※※※※※※※※※※※※※※

夜裏,東陽鄉黨在河口給林縛組織了洗塵宴,顧悟塵自恃身份,不參加這種宴席,林縛與張玉伯、柳西林他們在黃昏時,就出城來。顧悟塵也特地讓趙勤民到河口陪同。

七夫人顧盈袖也乘坐一輛馬,跟著林縛他們出城來,只是在眾人的注視下,也沒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到河口時,顧盈袖乘要直回林宅,隔著紗簾笑問林縛:“崇州僧院讓你毀了一空,還有心問佛事?”

林縛知道顧盈袖是約他庵堂見面,笑著回道:“當然,禮佛的心事還是有的。”

河口市鎮已經形成規模,江岸碼頭可以同時停泊六艘集雲級帆船,夏糧上市,河口日進出米糧多達萬石,成為江寧四大米市之一,取代了曲陽鎮的地位,成為江寧城外首屈一指的水陸碼頭。如今諸家籌資將獄島盤下並入河口,使得河口在江寧城外的地位日益鞏固。使得東陽鄉黨從中牟獲到巨大的利益,也成為東陽鄉勇及江東左軍籌措錢餉的重要來源。

東陽鄉黨也在河口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只可惜官居顯位者少,僅顧悟塵、林續文等數人,無法在朝中形成能與張嶽對抗的勢力團體。

東陽鄉黨對顧悟塵,湯浩信的地位還是有些擔憂的,但對北上勤王名揚天下的江東左軍的軍事勝利卻寄以厚望,他們心裏也清楚林族與湯顧的聯手,在張嶽面前即使還有些弱小,但也有自保的能力。

林縛與顧君薰的婚事,不僅是林家與顧家的期待,也是整個東陽鄉黨的期待,對林縛能抽身返回江寧,也是十分的熱切跟期待。

林縛節制喝酒,也抵不住鄉黨熱情,酒終席散時,也喝得醉意陶然,邁著輕飄飄的步子,到後面的庵堂與七夫人幽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