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寧風月 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2/3頁)

顧悟塵看林縛越看越是心裏歡喜,沒有林縛在東市針對市井無賴的淩厲打擊並迫使王學善昏招連出,焉能有如此之局面?

陳元亮、張玉伯、楊樸等人自然也不會跟林縛搶功勞,他們心裏也想,換成他們是林縛處在那樣的局面中,只怕也很難會以如此淩厲、果決的姿態去打開局面,江寧城裏都說東陽舉子林縛才是顧悟塵門下第一門人,他們心裏也不得不承認。

林縛知道此時他的態度要戒驕,以免引起他人心裏的不快,放下碗筷,說道:“我出力實在有限,前日要不是楊典尉,馬典尉帶人來東市救我,就我這魯莽的性子,只怕要給打成豬頭等著大人來救,昨夜要沒有陳知縣馳援,這局面也控制不下來,張大人也為此事奔走,十分的辛苦……當然了,大人居中籌謀,囚四人於城中大獄,逼得王學善方寸大亂,才是妙棋。這其中妙處,趙先生最有體味,大人不信可以問趙先生。說起來趙先生為慕大人而棄暗投明才是真正的首功呢,要沒有趙先生明曉大義,此番也只能教訓幾個無賴流氓罷了。”

趙勤民見林縛一番話說得圓滑,將大家都哄得開心,心想他怎麽可能是魯莽之徒?他投靠顧悟塵是礙於形勢要保獨子性命,這時候也只有順著林縛的口氣將顧悟塵恭維一番。

人都喜歡聽好話,再說顧悟塵對自己的處置也相當滿意,自然給哄得哈哈大笑,他說道:“趙先生先安心的在這裏住上一段時間,我日後對你自有安排……”

“趙先生若不覺得此間事務微不足道,我鬥膽請先生出山幫忙。”林縛跟趙勤民說道,又側身跟顧悟塵稟告道:“河口籬墻內僅憑集雲社一家之財力,難以建成多少規模,林縛欲請大人邀東陽鄉黨一同參與此間營造,只要是東陽鄉黨來投錢建鋪子,集雲社都免費給地。景中畢竟年輕識淺,這些事務要有趙先生居中籌劃,自然能事半功倍……”

自古以來,最忌諱一事就是功高蓋主,經過此事後,河口這邊勢力漸成,林縛才不信顧悟塵能完全放心將這些勢力與利益交給他來掌握,與其惹得顧悟塵猜忌以及其他人嫉妒,不如此時主動將勢力與利益讓出去。除了獄島之外,林縛只想將集雲社牢牢抓在自己的手裏。趙勤民是投靠顧悟塵的,而且顧悟塵也有用他的心思,不如就請趙勤民在這邊替顧悟塵當一段時間的管事。

再說邀其他東陽鄉黨一起將銀錢投到河口這邊,這些東陽鄉黨也將唯顧悟塵馬首是瞻,林縛也知道他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歷與人望將東陽鄉黨勢力聚集到自己身邊。他自己身上打的最重要一道標簽就是顧氏門人,他能在江寧如此強勢,也是依仗顧悟塵按察副使的牌子,這時候當真小氣不得。

林景中倒有些舍不得,這裏的局面明明是林縛掙下來的,平白要讓出去一大塊利益,但是他沒有資格插話,能坐在此間已是十分的幸運,就坐在一旁不吭聲。

顧悟塵絲毫不推辭,他很滿意林縛的主動,要更有力的集攏鄉黨勢力為己所用,就要有更明確的利益目標,徑直側頭問趙勤民:“可委屈先生?”

趙勤民自然知道自己逃不脫給顧悟塵做事,也沒有挑三揀四的資格,便點頭答應下來,說道:“就怕辦事不力讓大人失望……”心想著河口這邊初看上去防衛很稀疏,但是只要看到昨天跟東城尉人馬在籬門前對峙的情況,就知道林縛與集雲社有效的管理與組織,陌生人想混進來搞刺殺卻是極難,他要是現在回城裏,只怕是要終日躲在顧宅不敢上街去,在河口這邊反倒能更自由些。

“先生莫要太謙虛……”顧悟塵哈哈而笑,又跟張玉伯、陳元亮等人說道:“此間事,你們也要費心啊。”

“這是當然。”陳元亮、張玉伯應允道。

林縛花費極大的心血在這裏建碼頭,貨棧已經初具規模,現在王學善又答應使江寧府,秣陵縣共同承擔築路之資,守獄武卒對河口又有協防權,在治安防匪上有一定的保障。當世道路要津之利最大,陳元亮、張玉伯心裏也都明白,就怕參與不進來,哪裏會嫌為此事費心?

林縛氣定神閑,心裏清楚他無法將好處都占盡,不歸他的利益給別人分去,沒有什麽好心疼的,又說道:“此間共囚市井兒五百余眾,贖罪銀之事,我這邊摻和不上,倒要陳知縣、張大人好好商議,抑或還要麻煩楊典尉辛苦一下,最好能將這些人甄別開來定罪,頭目或有家產者,定罪需重,破落戶,可輕罰其罪,若成勢力者,又可重罰。我粗粗算過,千萬錢可得……”

顧悟塵、陳元亮、張玉伯聽林縛這麽說,眼睛發亮,的確,要是不加區別每人罰一萬錢,頂多能罰五百余萬錢,還保不定有許多破落戶交不出贖銀來。按照林縛的法子對這些市井兒加以甄別,分類定罪,確實能多敲詐許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