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9章 突襲遼東(第2/2頁)

虞允文親自出馬,一來是保證水軍的安全,二來是供應陳慶之兵馬的補給。

此次陳慶之從海路出征,攜帶了大量的糧草,輜重,足夠堅持數月之用,但陳慶之不可能帶在身邊。因為這既影響了兵馬的行軍,還容易被突襲,一旦糧草有失,兵馬便會大敗。

因此虞允文親自出馬,是在後方為陳慶之供應糧草,提供後勤工作。

兵馬下岸邊,戰船停泊在岸邊,陳慶之與一眾大將在海岸上攤開地圖,圖謀如何用兵。

“陛下已經出兵,並且兵分兩路,一部由陛下親自率兵,出兵攻打遼東北部屏障高顯,有十萬人,其二為薛仁貴將軍,屯兵遼河以西,牽制劉備手下的水軍。”

陳慶之看著眾將,將如今遼東的形式一一道來。

“如今劉備手下兵馬不過二十萬人,兵馬被牽制在遼河之上與高顯城內,兩部兵馬相加應該有十萬人左右。估計大將也皆派了出去,如今我軍應該突襲劉備首府襄平,若突襲成功,劉備可定,若不勝,也可以牽制遼河,與高顯兩部兵馬回援,給陛下與薛將軍制造勝機。”

虞允文點了點頭道:“陳都督分析的不錯,攻打遼東,只有此法可行。”

陳慶之沉吟道:“我決議出兵六萬突襲襄平,虞刺史可率領八千白袍在後,為我軍提供後勤。”

虞允文點頭說道:“白袍軍戰鬥力強悍,八千白袍可抵得上數萬大軍,若我駐守城池,便有劉備兵馬來段後路,我也可穩如泰山。”

陳慶之看著地圖說道:“遼東城池,皆在北方,沿途北上,有沓氏,平郭,汶縣,安市,新昌五座縣城。我先率領兵馬突襲沓氏,虞刺史押送輜重在後,咱們先拿下沓氏,在做商議。”

隨後陳慶之起兵六萬,以秦瓊為先鋒,率領五千騎兵突襲沓氏。

沓氏位於遼東最南部,數百裏之地,只有這麽一個城池,人煙稀少。城中兵馬也不過數百人。秦瓊率兵突襲,只一個沖鋒,便殺入城中,奪取沓氏。

隨後陳慶之,虞允文兵馬皆趕到沓氏匯合。

遼東半島地廣人稀,在加上東部有大山,因此只要西部平原地帶可以居住,特別是遼東北部,平原連成一線,沓氏,平郭,汶縣,安市,新昌等縣城也是連成一條直線。周圍並沒有其他縣城。

這種地形,更適合兵馬突襲行動。

陳慶之率兵拿下沓氏,不曾有兵馬逃脫。控制了其中的守軍,百姓也非常渴望漢軍前來,因此並沒有抵觸之心。

陳慶之留下虞允文率領輜重在沓氏,便率領兵馬一路北上,兩日過後,又拿下平郭。

隨後,陳慶之書信虞允文,讓其率領兵馬趕往平郭。

如此距離襄平之間,便只有汶縣,安市,新昌三城。

與眾將商議一番之後,陳慶之分兵秦瓊,羅士信各五千人馬,分別突襲汶縣,安市,他則率領主力攻打新昌。

大軍一路北上,陳慶之主力大軍行至新昌之時,後方秦瓊,羅士信也已經拿下汶縣,安市,趕來與陳慶之匯合。

由於南部城池稀少,漢軍數日拿下四城,劉備仍舊一無所知,不過新昌距離平襄不過數十裏。裏面兵馬也有幾千人馬,短時間卻不好攻打,因此陳慶之只是屯兵城下,故意讓城內守軍離開前往襄平報信,他則整頓兵馬,準備對付從襄平趕來的援兵。

若是擊敗從襄平趕來的援兵,憑借大勝之勢攻打襄平,那必定是劉備軍人心惶惶,軍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