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9章 大戰前夕(第2/2頁)

“我朝廷只負責集資組建學院,負責刊印書冊,至於內部結構,讓荀家自己負責他,荀公德才威加四海,認識許多同道中人,請他們擔任老師便可!”劉辯沉吟一番道。

“臣遵旨!”一眾文官拱手領命。

劉辯好似想起了什麽,笑道:“這可是朕南陽出來的學子,可不能讓其他勢力拿了去,這些人才學成之後,作為儲備資源,朕日後攻略南方,便用這些人治理了!”

“陛下放心,武當學院所出人才,我等一定會守住!”

劉辯組建學院的主要目的,便是人才,而武當學院的人才,劉辯便是要提前籌備,用來治理南方所用。

待這些事交代完畢,劉辯最後詢問樊城的情況,王猛回答道:“樊城方面,劉裕傅友德按照陛下所說處理屍體,並未發生瘟疫。如今樊城已經重新建造,煥然一新。二人已經按照陛下的指示,帶著兩萬大軍進行水軍的訓練!”

劉辯點了點頭,南陽的事務及這段時間他返回洛陽時的變化也都已經弄清楚了,現在回歸正事,攻打袁術上來,劉辯沉聲道:“朕此次隨軍攜帶大量糧草,如今洛陽等地已經豐收,後續糧草也會陸續送達,足以供我軍攻打袁術之用,我軍可以放心攻略袁術了!”

“前線常遇春有三萬大軍,宛城還有一萬大軍,將這一萬大軍發往前線調給常遇春使用,朕自率領一萬禦林軍坐鎮宛城,楊再興,楊延嗣皆前往常遇春麾下聽令!”劉辯下令道。

“末將遵旨!”楊再興二人拱手而出。

劉辯看向王猛詢問道:“景略,趙匡胤與孫堅各自屯兵豫州,廬江邊境,我軍於汝南吸引袁軍主力,該如何作戰?”

劉辯派往前線的兵馬,皆是交給常遇春指揮,也只有四萬,袁術麾下大軍,起碼有二十萬。按照劉辯的戰略,他在汝南吸引主力,趙匡胤與孫堅兩路出兵,就必須要勢不可擋。也就是說,劉辯起碼要拖住袁軍十萬大軍,但常遇春只有兵馬四萬,怎麽打,才能拖住這十萬主力呢?

袁術要只派個五萬大軍在汝南對付常遇春,那南北趙匡胤,與孫堅兩路便不能得手,或者不容易得手。

面對這個難題,劉辯向王猛問計。

王猛沉思片刻道:“如今汝南,袁術派張勛主持大戰,侯君集為副,有五萬大軍!但張勛此人並非大將之才,雖被袁術封為大將軍,但用兵遠不如侯君集老練,並且二人之間有矛盾,並不能上下一心!想要拖住袁軍主力在汝南,只有利用二人不和這個破綻,戰!將袁術打怕了,袁術便會派遣主力袁軍於汝南駐守防備我軍!”

“待袁術派遣大量軍隊來汝南之後,我軍需借助騎兵的優勢,對袁軍進行襲擾破壞,讓他兵馬駐紮在城中不得出,若是趙匡胤與孫堅兵馬勢不可擋,袁術必定派兵回援,我軍只需對袁軍進行侵襲擾,讓他困守城中,進退不得!”

劉辯聽罷點了點頭看向一眾文官,道:“景略之計深得朕心,只是常遇春用兵勇猛有余,智謀不足,尚缺一軍師,你們誰願前往常軍中效力?”

一眾文官你看我,我看你,終於是房玄齡拱手而出道:“陛下,微臣願往!”

劉辯大喜,房玄齡是李世民的智囊啊,有他前往前線,那戰事是穩了。劉辯笑道:“如此甚好,那楊再興與楊延嗣明日便啟程前往前線,房喬為軍師出謀劃策!”

“微臣領命,末將領命!”三人拱手一禮,便都下了大殿,前去收拾準備。

宛城兵馬一直是待命狀態,到了第二天,楊再興等人便率兵前往前線,匯合常遇春大軍。

常遇春大軍原本在汝南邊境駐紮,後來酷暑來臨,常遇春便將大軍搬遷至南陽舞陰縣駐守,楊延嗣率領大軍前來,三日之後便來到舞陰與常遇春大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