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2/2頁)

有些士紳也是如此,他們覺得土裏刨食,甚至和朝廷鬥智鬥勇,太費力氣了,一年到頭,光靠著糧食,也賺不到多少錢。

如果西域真有那麽多黃金,他們去博一個榮華富貴,也不是不可以。

多了一條選擇之後,原本尖銳對立的各方,一下子都有了回旋余地。

比如政事堂就可以頒布政令,如果願意配合清丈田畝,就可以提供便利,支持去西域淘金,這樣一來,方田均稅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甚至因為金器展覽,那些言官也不揪著火藥廠的爆炸不放,也不喊著讓王安石下台了。

大家都清楚,王安石支持開拓西域,如果把他換下來,大家想要去西域發財的夢,只怕就要碎了。

有好些人都後悔了,早知如此,何必和王安石死磕,這不是找不痛快嗎!

包拯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老相公很擔心,“西域萬裏迢迢,沿途多少匪徒賊人,還有西夏大軍,以老夫來看,能有一半人平安到西域就算不錯了。再說,阿爾泰的金山或許不少,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淘到黃金?老夫身為首相,實在是不忍心看著百姓冒險送命,二郎,你不該推此事的。”

王寧安低垂著眼皮,突然低聲道:“包相公,孔子有多少弟子?”

包拯不解,司馬光害怕尷尬,連忙道:“是3千弟子,不過成名的只有72人……先生的意思是聖人尚且無法讓每個人成材,去西域淘金,本就是有風險的事情,想發財,必須要付出代價?”

“君實果然敏銳。”

王寧安點頭道:“包相公說我心腸狠辣也好,說我草菅人命也罷!總之必須有人邁出這一步……死亡不會少,但是這些人當中,能一兩成實現黃金夢,就已經足夠了。而且……沒有黃金吸引,如果讓老百姓去西域,如何充實邊疆?諸位大人,自從唐末以來,我們就失去了西域,為什麽?就是當地的漢人太少了,試想,如果有千萬漢人,屯紮西域,甚至更遙遠的地方,擁有比大宋本土還龐大的疆域,會失去西域嗎?我們已經錯過了一次良機,難道還要錯過第二次嗎?”

包拯很痛苦,可是也很無奈。

王寧安講得,當然清楚,可是沒有穩妥的安排,一股腦沖進西域,後果誰能預料?

“難道就沒有兩全之法嗎?”

王寧安搖了搖頭,“開拓西域,是為了發財,如果要想萬無一失,萬裏道路,要安排補給站,要安排士兵保護,老百姓去了金礦開采,也要安排官吏士兵維持秩序……包相公,光是這些花費,就不止幾千萬貫,朝廷出得起嗎?”

司馬光也接過來了,“還有一點,如果是朝廷幫忙,那朝廷就不能賠錢,換句話說,金礦必須歸朝廷所有,不能讓老百姓隨便開采,要用金礦的收入,抵償之前的投入……如果這麽幹了,老百姓又如何能實現發財的夢?沒法一夜暴富,他們又為何要去西域冒險?沒有海量的人口湧入,如何短時間在西域站穩腳跟?”

真不愧是超級大腦,司馬光把王寧安的如意算盤看得很明白。

其實說到了這裏,很多書友朋友就應該不陌生了,這股黃金熱和後世黴國的西進運動幾乎如出一撤!

同樣是大型的金礦吸引,百姓自發行動,湧入蠻荒之地,拓展疆土,擴大市場,短時間之內,讓疆域迅速增加。

為了開發西部,黴國人付出的代價可不少,西進的路上,到處都留下了白骨,他們要搶奪土著的地盤資源,要去和殘酷的自然環境競爭,甚至要提防自己人……死亡是難以避免的,不過歷史證明,這樣的犧牲是很有價值的,他們造就出了一個強悍的帝國。

包拯並非迂腐,只是一想到可能的代價,頭皮發麻,不堪重負。

“不管怎麽說,也不能生死有命,一點不管吧?”

“包相公,我已經下令,所有向西域前進的人,都可以得到鎧甲刀劍,還可以聘請武士,提供保護……另外,我會盡快拿下涼州和甘州,並且派遣人馬,針對萬人以上的蠻夷部族,進行攻擊掃蕩,防止他們攻擊大宋的百姓。”

王寧安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小股的蠻夷,多如牛毛的沙盜,朝廷是顧不過來的。要想一夜暴富,就必須把自己變成兇悍的獅子,如果沒有戰勝鬣狗,花豹,土狼的本事,就別想在西域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