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陪都(第2/2頁)

立刻著手在洛陽城征用土地,興建皇宮,老東西露骨地表示,君父一日不安,他夜不能寐,汗流浹背,羞愧難安。為了讓陛下安枕高臥,不只是他,包括所有洛陽軍民百姓,都翹首以盼,希望聖上能駕臨洛陽,實乃是天下之福,萬民之幸。

文彥博的這道表文,正好戳中了趙禎的軟肋,皇帝陛下很是欣慰。

其實之前發生了很多事情,遼使被打死,銅價之爭,文彥博在趙禎的心裏,已經黑得不能再黑了,完全打入了黑名單。

換成一般的臣子,早就心灰意冷,辭官不做,縱情山水,教書育人去了。

可是文彥博不這麽看!

他老人家有著堅強的意志,敏銳的觀察,他覺得這是個變化劇烈的時代,從皇家銀行出現,君臣之間,就不像以往那麽相安無事。

只要等待,一定有機會東山再起!

果然,讓老家夥等到了時機!

他這道奏疏上來,不光是趙禎感動,就連王寧安看過之後,都不得不欽佩文彥博的思慮周全,老東西真不是尋常人物。

洛陽荒廢多年,早已經不復當初的盛景,但是好在格局還在。尤其是當年武則天定都洛陽,大興土木,洛陽的皇宮規制甚至超過了長安。

歷經風風雨雨,皇宮早就沒了,但是還有些殘垣斷壁,宮墻遺跡。從上書的那一天開始,文彥博就親自行動,征用土地,驅趕流民,把皇宮這一片重新清理出來,做好大興土木的準備。

當然了,由於洛陽衰敗,三秦故地,關中平原早就不是唐代的糧倉,因此洛陽也必須仰賴漕運。

文彥博建議立刻整修洛水,拓寬河道,每年要運輸100萬石漕糧進入洛陽,根據文彥博的估算,三年之後,洛陽能承載的人口就會增加一倍,達到60萬人。

雖然距離汴梁還差得太多,但是勉強夠了皇都的格局。

老文建議皇帝一定要搬到洛陽,政事堂要去洛陽,禁軍也要去,但是可以在開封留一個留守司,以大學士領銜,同時,宗室,貴胄,還有些將門,就不必搬遷到洛陽去。這樣既能維持汴京的繁榮,又能減輕洛陽的負擔,可謂是兩全其美!

最後,文彥博還提出了預算規劃,洛陽征地便宜,而且百姓都願意為陛下解憂,無償服役,預估只要6000萬貫,就能完成搬遷,而且洛陽的富戶還願意捐款,已經籌措了300萬貫。

總而言之,洛陽上下,殷殷期盼,只等陛下臨幸……呃不,是駕臨!

“不愧是文彥博,真是鹹魚翻身的高手!精於算計的金算盤!”

王寧安不得不感嘆,他最鐘情的是幽州,其次呢,則是希望去大名府。畢竟河北是他們王家的地盤,盤根錯節,勢力強大,趙禎去了,身邊都是王家的人和盟友,王寧安的話語權自然就重了。

而且到了大名府,還能迫使趙禎不得不加快恢復燕雲的步伐……但是身為臣子,不能讓皇帝以身犯險,故此王寧安還沒想好怎麽和趙禎說,就被文彥博鉆了空子。

這個老貨,真是會看時機!

王寧安有心阻止,可又一想,洛陽的確是眼下最佳的選擇。

而且洛陽本身就聚集了一幫朝堂的失意者,以文彥博為代表,很是有一些老貨!他們借著遷都,正好鹹魚翻身,和賈昌朝這幫人針鋒相對,保證有一場好戲看。

就把遷都當成一根骨頭,讓他們狗咬狗,只要文官開始撕了,要做事就容易許多。畢竟獨自面對著一群成精的文官,壓力還真特麽大!

“陛下,臣以為文相公的提議非常妥當,應當立刻派遣得力臣子,去洛陽考察情況,臣鬥膽建議,要讓百工院的人去,制定妥當的營建計劃,盡快完成遷都大業。”

趙禎看了看王寧安,突然笑道:“王卿,朕沒記錯,你和文相公之間,還有些不快啊?”

“陛下,臣很厭惡文彥博,那老家夥太壞了,但是他這個建議的確是為了陛下考慮,也是最合適的,臣沒有理由反對!”

趙禎哈哈大笑,“王卿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識大體,這是朕最看重你的地方。”趙禎又說道:“你說沒有理由,朕有個理由,洛陽深居內陸,運輸不便。就拿最近幾年來說,朝廷的漕糧有一半多來自嶺南和交趾等地,朕是希望找個鄰近海港的地方做都城的,至於洛陽,就暫定為陪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