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2頁)

“雲行一向不好酒,偶爾飲一次,才會不知不覺飲多。不過你到這裏,自然是要開場務釀烈酒的,以後這些水酒少喝也無妨。”

徐平笑道:“烈酒自是要釀的,不過釀酒要用糧食,今年搬來的民戶這麽多,再加上軍隊的人吃馬嚼,糧食必然緊張。所以釀酒的事,一時並不急。再者釀烈酒最好用高粱,此地現在所產不多,要待到秋後種了才有得使用。先把場務建起來,釀酒可以慢慢來。”

站在湖邊吹了一會風,梁蒨向徐平介紹這裏造船務的情況。這些場務之類,現在都是通判梁蒨在提舉,是以今天孫祖德並沒有來。

場務監官得了通報,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向兩人見禮,跟在身邊聽候吩咐。

介紹完了船場,梁蒨又道:“離此處不遠,有竹木務,這裏所用的木料,都是從那裏取用。向北約莫三四裏,又有冶鐵務,為此處船務供應鐵釘之類。因為此處是江北惟一大的造船務,朝廷管的較嚴,監當都用京官,非尋常場務可比。”

徐平在三司多年,對這些機構設置當然不陌生,本來很多監當官的任免都是經過他的手。不過在紙面上看是一回事,親自到現場看過還是覺得驚奇不已。在這極邊之地,西北缺水的地方,卻有這麽大一處造船務,現場如此壯觀,想起來就覺得神奇。

造船務設在這裏,主要是原料取得方便,如今天下的大木料主要出自秦隴,兩京宮殿和富庶人家修造房屋都用這裏的木頭。再一個這裏剛好產一些鐵,鐵釘之類不需外運。

徐平問梁蒨:“造船不能新鮮木頭,現在竹木務裏備的大木有多少?還有,附近的冶鐵務不知道產鐵多也不多?”

“此處大木不缺,備的竹木盡有。鐵雖然有,但所產不多,除了造船,就夠附近民用。”

徐平點了點頭,心中暗道可惜。

以現在的技術條件,還不能夠使用鋼鐵作為主要原料,木料的地位無法代替。但僅僅作為輔助材料,工商業發展起來鋼鐵的用量也不少,一處小的冶鐵務滿足不了需求。這一帶的鐵礦資源局限住了,產鐵量也就能夠造點鐵釘之類,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要別想辦法。好在這一帶的水系發達,水運方便,秦鳳路這麽大的地方,就不信沒有鐵礦。

不過木料足以保證,算是個好消息。特別是為了造船,這裏儲存的大木不少,洛陽的工匠到了之後,可以立即開始生產大車,作為周圍運輸的主要工具。

鳳翔府和秦州隔著幾座山,但有渭水相連,只是不能四季通航。不過如今有火藥,可以沿著河谷開路,修出可通大車的道路。

有了後方鳳翔府做基地,再有了邊接的道路,徐平在秦州放手開拓便就有了底氣。蕃羌還沒有形成定居的習俗,貴貨賤土,只要有錢有貨,便就可以買他們的土地,讓他們為朝廷效命。在這個地方,錢貨比什麽都好用。

曹瑋在秦州的時候,曾經大規模地向外開拓過,勢力直達熙河蘭會。特別是三都口之戰,擊敗唃廝啰和李立遵的進攻,把初具規模的宗哥蕃部政權徹底打散,間接造成了新生的唃廝啰政權的四分五裂。

只是曹瑋離開之後,黨項不斷乘著吐蕃的衰弱進犯,直接控制了會州,間接控制了蘭州和邈川,切斷了唃廝啰和宋朝廷聯接的道路。前幾年的時間,元昊不斷進攻唃廝啰,想徹底吞關河湟一帶,被絕地反擊的唃廝啰打敗。

徐平到秦州,面對的並不是唃廝啰勢力,而是黨項及其附屬,以及更多的不屬於任何一方的獨立勢力。只有到了這裏,才明白這裏的狀況,這是以前在京城所了解不到的。

實際上,現在的唃廝啰,盼星星盼月亮一樣地盼著宋朝出兵,把黨項勢力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