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臨鄭州(第2/2頁)

現在秀秀都記不清那一夜兩個女人到底說了些什麽,總之雞毛蒜皮,前因後果,生前身後,幾乎涉及到了這一輩子的一切。秀秀甚至有一種錯覺,兩人就像親姐妹一樣,無話不說,無話不談。直到第二天她隨著徐平出了門,林素娘告訴她,以後這徐府的門秀秀就不能再踏進來了,她有自己的家,而這裏,是林素娘的家。秀秀才明白,林素娘用了一晚上,是把徐平分成了兩個人,自己一小塊,林素娘一大塊。

能分到一小塊就不錯了,林素娘是一個多麽要強的人,這已經是極大的讓步。若是換了別人,可能恨不得丈夫的姬妾都在自己面前使喚,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丈夫那裏的受的氣全都發泄在姬妾身上。林素娘不是這樣的人,若不是實在放心不下徐平,擔心他身體再出意外,而自己又沒有辦法隨在身邊,是萬萬不會接受秀秀的。但是無奈接受了,那就不要再出現在自己面前,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最好從此老死不相見。

秀秀抽出自己的手,抱住膝蓋,暗暗嘆了口氣。小時候剛進徐家的時候,林素娘就是未來的女主人,自己只是個小婢女,這脾氣,都現在還沒有變。

一邊騎馬的譚虎彎腰到馬車旁輕聲道:“官人,到管城驛了,前面鄭州官員出迎。”

徐平起身,對秀秀道:“可算是離了開封府界!秀秀,前面是鄭州,屬於京西路,從此一路下去都是官人的管下了。你有什麽想吃的想要的,盡管開口!”

秀秀微笑道:“我不要什麽,官人只要少飲酒就好。”

徐平聽了哈哈大笑,起身掀開馬車的簾布。

到了驛館門前,馬車停住,徐平跳下車來,整了整官袍。

鄭州的州幕僚佐及一些重要職位的公吏早早迎在門前,見了徐平,當先一位三十多歲的官員快步上前,拱手行禮:“下官鄭州通判盧革,率一眾僚佐,恭迎都漕!”

徐平回禮,一眾官員紛紛上來相見。

鄭州的知州是陳堯佐,趙禎親政後罷宰執出任地方,以他的身份自然沒有出來迎接徐平的道理。真正管理州政的通判盧革,少舉童子,天禧三年中進士時也只有十六歲,別看他年紀不大,資歷卻已經很深。

眾人行禮如儀,一起進了驛館。上了茶,盧革道:“知州陳相公在州衙備了薄酒,為都漕接風。還請都漕不以小州鄙陋,輕移尊步。”

徐平道:“陳相公如此客氣,我如何敢當?候日落時分,必登門拜訪。”

盧革謝過,又說了一會閑話,便就帶著一眾官員告辭。讓徐平在驛館裏安頓下自己的隨從,到了晚上再赴接風筵。

從鄭州開始,再過去都是京西路治下,屬於徐平管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徐平不只是路過,還要初步履行自己的職責,從錄司簿尉起,所有的官員都要見一遍。

轉運使是簡稱,正式的稱呼是轉運按察使,兼本路勸農使。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最主要的職責有兩項,轉運負責錢糧,按察負責監察本路治下官吏。勸農使是景德三年丁謂當政時,要求各路轉運使和州縣主官帶上的,相對不那麽重要。差遣與官職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就是名字直接顯示權責,多一項就多一部分權力,同時也多一項考核。除了常規的轉運按察勸農外,徐平同時還帶提舉本路常平、河渠、橋道、營田及坑冶諸雜事,是實際上實權最大的路一級長官。宋朝的路不是行政區劃,沒有行政職能,轉運使路最重要的是負責財政,對下邊州縣的威懾來自於監察權。而徐平的差遣,實際帶了一部分行政權。

凡兩制或者大兩省以上的官員為轉運使,加一個都字,以示尊崇。所以徐平真正稱起來是都轉運按察使,雖然與職權與轉運使是一模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