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2/2頁)

今生不能長相守,真地能夠等另一世嗎?誰能知道另一世哪個是自己,哪一個又是她?即使能夠在茫茫人海中遇見,又怎能記起前世的誓言?

在十二月摧折草木的寒風中,默默坐著的高大全臉上流下了淚珠。

天聖九年十二月初五,大寒節氣過去之後的第五天,天空布滿烏雲,地上結滿了白霜,北方吹來的寒風貼著地面卷著枯葉,一切都預示著冬天來了。

徐平帶著高大全和譚虎一早就出了提舉司衙門,身後幾個兵士挑著香燭祭品,還有幾人擡著三牲,兩個人提著半死不知的黃從貴,一路走向左江岸邊。

寒風中的左江水沒有了往日的奔放,凝重了許多,透著清冽。

太陽剛剛升起,路邊草上的白霜還沒化,在腳下發出吱吱啞啞的聲音。所有人都保持著沉默,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下了山崗,看見了那棵大樹,劉小妹的墓地就到了。一夜寒風摧殘,谷地裏的草木都枯萎了,透著黑色,掛著白霜,天地間都看不見一點歡快的影子。

到了墓前,兵士擺下香案供桌,點了香燭,徐平帶著眾人拜了。

高大全一把提起癱在地上的黃從貴,拎到墓前,心中暗暗禱告:“小妹,這個害死你的人已經抓了過來,不知你能不能看到。今天我便在你墓前宰了這廝,以他的血告慰你在天之靈,望你在那邊一切安好!”

禱告罷了,高大全翻手取出一把解腕尖刀,拉住黃從貴的頭發,讓他鼓起胸膛,露出心臟的位置了。

黃從貴已然醒了過來,滿嘴牙齒早已被敲落,說不出話來,只有一雙眼睛裏滿是驚恐。到了這一刻,也不知他心裏有沒有後悔過。

高大全一咬牙,一刀刺進黃從貴心口,濺出來的血灑在供桌前的地上。

徐平看著搖頭嘆了口氣,到了今天算是給了劉小妹一個初步交待,只是當是參與的黃師宓幾人不知去向,只是傳聞到了廣源州,卻沒確切證據。現在廣源州與交趾正在交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只好等他們分出勝負再想辦法。

一擡頭,看見離劉小妹的墓不遠的左江邊有點過的香火,一時好奇,擡步起了過去。

就在岸邊的一塊大石頭上,不知什麽時候有人立了一座小小神龕,裏面供了一塊牌位,走近了才發現是劉小妹的神牌。

神龕外面有燒過的香燭痕跡,也不知道是什麽人來這裏祭奠,又為什麽不去墓前,而在這裏立個神牌。

聖人埋葬的地方稱林,帝王曰陵,公侯為墓,普通人就只能叫墳了,這個年代還是有禮制在,即使死後埋在土裏也是等級森嚴。劉小妹埋葬的地方是高大全所選,也是他親手埋葬,他可不管什麽禮制不禮制,一切都隨著自己心意,所以這墓是有不少地方超出規格的。徐平也是被劉小妹死時遺言感動,並沒有去理會,卻沒想到過了幾個月竟有人把她當神拜了。

看了一會,徐平低頭回來,見高大全取了黃從貴的人頭,放在供桌上,自己低頭不知說著什麽,便轉過頭去看江上風景。

起了風,江上的船並沒有少,正是乘風逆流而上的時候,不時就一艘船乘風鼓浪從下遊上來,駛向左江的上遊。

順流而下的船不敢起帆,隨著江水飄蕩,反而顯得有些慢了。

一艘從上流下來的小船到了附近,不知為什麽卻停到了岸邊,一個老艄工從船上下來,提著香燭到石頭上的小神龕前,恭恭敬敬地焚化了。

徐平覺得奇怪,讓一個隨身兵士過去問一問,他自己穿著官服,反而不好過去,老實的底層民眾很多見了官就說不出話來。

一會兵士回來,對徐平道:“官人,小的問過老艄工,他說這是最近左江上行船的人新興起的風俗。這一帶水流湍急,暗灘又多,但只要來這裏來祭拜過了,就可以順風順水地到太平縣。這一帶行船的人,尤其是從上遊下來,都要到這神龕前化些香燭。”

徐平初聽覺得有些好笑,他從來不信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只是也不會去限制別人信而已。轉念一想,卻又覺出了其他味道。

劉小妹死在左江裏面,周圍的人也大多都已經知道括丁法最早也是來自她生前最後的願望,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人來祭奠吧。

聖人神道設教,又真在乎是不是有個神靈護佑人間?或許更多的是像後世立個典型,樹個模範勸諭民間吧?從這個意義上說,劉小妹倒也享得起香火。

天聖九年年末,徐平把左江邊的那個小神龕換成了一個座小廟,寫了一個“德澤千秋”匾掛了上去。

由於徐平的身份,這只是一個左江地區的小神靈,只有在左江上行船的人會去拜祭。但又有誰知道假以時日,劉小妹不會成為庇護這一方土地的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