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3/3頁)

這可不是件小事。作為擁有絕對權威的一國之君,趙桓雖然有權做出臨陣議和的決定,卻不具備足以支持他做出這個決定的經驗和底氣。所以在做出這種重大決定之前,他必須找人商量,必須得到大臣的支持。

找誰商量?找李綱肯定不行。與李綱商量此事,非但不可能得到支持,反而會招來他慷慨激昂耳提面命的一通說教。趙桓一想到這個必然會出現的情形,就腦仁發漲。可以與之商量的宰執大臣,顯然應當是李邦彥和張邦昌。這兩個人的頭腦是比較活絡的,而且他倆一向主和,估計他們不但會贊成臨陣議和,還會提出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不錯,這事應當先與這兩個人做個溝通。

但是與這兩個人溝通了便可做出決定了嗎?這個決定出台後又會出現什麽情況?李綱會不會前來大鬧金鑾殿?彼時又當如何對他進行解釋說服?還有,金軍那邊能不能接受陣前議和?即使他們接受,會提出什麽議和條件?我大宋能夠滿足他們的條件嗎?這些都是問題。如果議來議去還是得打,那麽這個和還有沒有必要去議?

趙桓發現,這事不想還好,越想竟越是頭緒紛紜不得要領了。治大國如烹小鮮,真是一點不假,稍有不慎,就會烹成一攤爛泥。就這樣,一直猶豫到晚膳後,趙桓才思定,犧牲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無論如何,還是以先盡量爭取議和為妥。於是他便派人傳旨,召李邦彥、張邦昌二位宰執即刻至延和殿面對。

然而傳旨太監尚且未及動身,入內內侍省副都知黃金國就步履匆匆地進殿報來,金軍開始攻城,西水門那邊已經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