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4/6頁)

自古以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不知不覺間,燕青已有將自己視為梁山好漢中的一員之感,對這一片水泊山巒不再覺得陌生隔膜。只是營救盧俊義之事一日不竣,他心裏的焦慮終是不能消除。

其實不單是燕青,包括宋江和吳用,自決定了欲將盧俊義救上山來立為副帥的大計後,心情也變得十分迫切起來。

也是合該盧俊義與梁山泊有緣,才未使宋江、吳用的這番心思落空。

原來那小梁山的魁首宋雙,在打探得盧俊義以謀反罪名入獄後,馬上便做了劫牢的準備。這是他賺取盧俊義上山謀略中的既定之策。如果宋雙劫牢成功,盧俊義必會被留在小梁山。如果宋雙劫牢失敗,盧俊義難逃被就地斬決之災,亦是難得再被營救上梁山泊。總而言之,只要是宋雙的行動在先,宋江邀盧俊義加盟梁山泊的打算便悉歸泡影。

誰知一件區區小事,竟然不僅使宋雙的行動計劃流產,而且令其苦心經營了數年的小梁山隊伍頃刻之間毀於一旦。宋雙的毀滅成全了宋江,然而對盧俊義來說,此事是福是禍,殊難一言以蔽之,只可謂天數使然也。

說來也是可嘆,小梁山隊伍覆亡禍事的緣由,不過是由一個年輕女子而引發的內訌。

宋雙麾下有個喚作曾簫的頭目,有一日下山打家劫舍,搶得了一個富戶家的姑娘。那曾簫年過三十尚未有妻室,因見姑娘生得嬌艷,且又正值豆蔻年華,就生出了納其為妻之意。所以搶了姑娘上山後,他並未強迫為難於她,而是單置了一間房間與她居住,好飯好茶款待,亦允其在營寨中適當走動。打算著將其磨得服帖順從後,與其成就如意姻緣。

那姑娘原是哭哭啼啼,懼怕不已。後來見曾簫待她不錯,並未非禮,情緒漸漸安定下來。在曾簫不斷的曲意奉承下,便萌生了聽天由命之意。

眼看著事情正朝著曾簫設計的方向發展,孰料陡起不測風雲。一日宋雙巡寨至曾簫營中,撞上了在山坡上采擷黃葉的姑娘。多日未得下山嫖妓的宋雙突然看見如此尤物,淫心頓起。得知此女乃是曾簫從山下搶來的戰利品,宋雙便肆無忌憚地將姑娘逼入了房中。當時曾簫外出未在營中,士卒嘍啰哪裏敢阻攔寨主。於是乎宋雙就恣意一番,心滿意足地揚長而去。

按照小梁山山寨的規矩,無論哪個頭目搶上山來的女子,寨主欲要享用均無不可,還理應主動奉上。然而這一次曾簫是打算將此女娶為妻室的,情況便大不一樣了。曾簫回營得悉姑娘被宋雙強奸,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口無遮攔地大罵宋雙不是東西,甚至將此仇不報誓不為人一類的話也吼了出來。

這些話很快傳到了宋雙的耳朵裏。宋雙感到再留曾簫在側十分危險,就起了將其滅掉之意,而風聲卻又不慎走漏。

曾簫原是一時之憤,本來發泄一下也就罷了,其實並沒真想與宋雙翻臉。但是聞得了宋雙欲對自己下手的動靜後,就不得不先下手為強了。他趁著宋雙還沒行動,搶先帶親兵夜襲宋雙虎帳,將宋雙殺死在了臥榻上。

山寨的軍師昝青雲緊急應變,假意推舉曾簫為寨主,暗地裏卻聯絡了其他頭領,於酒席間以為宋雙報仇的名義,將曾簫拿下砍了腦袋。嗣後,昝青雲欲自立為寨主,眾頭領卻各懷異志,不肯臣服。為避免火並,頭領們俱各帶本部弟兄先後離寨,另謀他圖而去。

昝青雲孤掌難鳴,恐江湖仇家乘小梁山勢衰之際前來報復,亦帶著親信弟兄棄寨而遁。

頃刻間,小梁山群寇就這樣如同飛鳥投林般四散了個幹幹凈凈,哪裏有人還惦記著營救什麽盧俊義。

這些情況當時宋江自然是無從得知的。後來從小梁山分化出去的某些強人經過輾轉周折,又投奔了山東梁山泊,從他們的口中,宋江才了解到,當初在小梁山上還發生過這麽一段故事。

且說戴宗到了大名府後,將刺探情報的工作進行得卓有成效。盧俊義的案子不屬於什麽機密案件,幾百兩銀子打點進去,有關情況便很容易地套了出來。情況驗證確鑿,戴宗即火速向梁山大寨傳回。

宋江得知大名府衙對盧俊義的判決是發配滄州,笑言道,此乃天助我也。一顆心就安頓下來。因為設伏劫道是梁山泊英雄的強項,只要盧俊義離開牢獄出了大名府,營救行動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宋江與吳用略作商議,就定下了具體行動計劃。吳用召集擬調派參加營救行動的頭領做過部署後,便去親自通知燕青。

時值巳時,燕青在燭下捧讀閑書消遣,卻又心不在焉,正覺長夜難挨,忽見吳用登門,忙放下書卷迎道,吳軍師夜半臨此,可是有我家主公的消息?吳用笑曰然也。遂將盧俊義即將刺配滄州,宋寨主已決定在押解途中下手之事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