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第4/5頁)

談話間林靈噩信口編造道,自己曾騎青牛伴駕玉帝,那青牛現寄牧國外,不久即當歸來。未幾,恰有高麗國使臣前來進獻青牛。趙佶大為驚詫,即將青牛賜予林靈噩乘騎,並賜其改名為靈素,對其乃是仙人轉世,從此深信不疑。

由是林靈素聲名大振,勢焰日增。他入禁持有禦賜金牌,出行敢與諸王爭道。各路的閑漢浪子見其是棵濃蔭大樹,紛紛前來投奔。數年之中,其門下道徒竟聚了兩萬余眾。

這林靈素又是個頗諳權謀之人。他深知欲得皇上長期寵信,非得有一班能貼近皇上的人時時為自己說好話不可,因此平日裏很注意結交蔡京、童貫、高俅等一幹朝廷權臣。對於後宮諸妃,林靈素更是刻意奉迎,有請必至,有求必應。劉安妃曾召他入宮表演過法術,他將一些青苗開花、焚符測字之類的幻術表演得十分成功,逗得劉安妃開心不已,同時也令劉安妃相信了他確實是身懷異能。

所以劉安妃在考慮設法整治李師師時,自然而然地便想到了此人可堪一用。

劉安妃於趙佶視察鎮安坊竣工新貌的第二日,便在其妝閣玉真軒召見了林靈素。林靈素聞是皇上的第一寵妃召見,自然不敢怠慢,頃刻便奉旨而至。他揣度劉安妃召見自己,無非或是欲看他表演幻術,或是想聽他布道講經,此皆是輕車熟路、手到擒來的事,無須任何準備即可在劉安妃面前對付上一兩個時辰,所以心情很是輕松隨意,沒將這次召見當作一件什麽特別的事情。

豈知一見到劉安妃,卻感到氣氛有些不對。

劉安妃沒有像往常見到他那樣,先招呼著賜座上茶,而是先屏退了左右的侍女和太監。林靈素馬上意識到,劉安妃是要與他說一件非同尋常之事,心裏一時不免忐忑。向劉安妃問過安後,他便拘謹地靜立一旁,等著劉安妃開口。

劉安妃沒給他讓座,她自己也沒坐。在房中輕步踱了一會兒,劉安妃緩緩地道,今日召先生來,是有件要事想托先生辦一辦,不知先生肯辦否?林靈素猜不透是件什麽事,只能恭敬地回答道,娘娘有旨,貧道無有不遵,請娘娘吩咐便是。只要是貧道做得到的,必當盡力而為。

劉安妃道,若論這件事嘛,對你來說我看倒也不難。近日皇上被一個喚作李師師的狐狸精迷惑住了,你知也不知?林靈素道略有耳聞。劉安妃道,這可是對皇上、對朝廷、對我大宋江山都很不利呀,你說是嗎?林靈素連連點頭道是的是的,是非常不利。劉安妃道,我既身為皇妃,不能不為皇上和社稷著想,對這種現象是不可坐視不管的。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林靈素聽得此事涉及皇上,心裏有些惶然,又還不清楚劉安妃到底想讓他做什麽,只好小心翼翼地道,貧道愚鈍,還望娘娘明示。劉安妃就有點生氣地提高了聲音道,我這麽說,你還不明白嗎?我的意思,就是讓你想個法子,莫教那狐狸精再媚惑皇上。林靈素這才徹底弄清劉安妃的用意,垂首問道,娘娘的意思,可是要貧道降災於那李師師?劉安妃以問代答地道,這點事情對你來說,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林靈素捋拈著頜下那幾縷稀疏的胡須,沒敢馬上搭腔。自己的身上到底有多大的法力,他林靈素個人心裏最清楚。林靈素當然不完全是個不學無術,只靠招搖撞騙吃飯之輩,若是那樣的話,他也很難在趙佶面前蒙混至今。除了那些江湖幻術、民間戲法,諸如天文地理、陰陽八卦、占夢蔔筮、相運推命之類的知識,他雜七雜八地卻也學了不少。加上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的功夫,唬住一般人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在內心裏,他卻知道,自己距離真正的大徹大悟境界還相去甚遠。況且有些巫術玄學到底是真是假,能否靈驗,他本身也是將信將疑。降災於李師師,裝神弄鬼地做做可以,效果如何卻實難把握。到時候兌現不了,豈不就現眼砸鍋了嗎?

林靈素自然不能將真實想法向劉安妃端出,靈機一動,他便把趙佶推出來作擋箭牌道,貧道思忖,如此行事恐是有違聖意吧。如若皇上知道了,貧道須是吃罪不起。

劉安妃淡淡地笑笑道,這個你不必多慮。皇上本是一時糊塗,我們替皇上消除狐媚之禍,是上順天意,下合民心之舉。將來皇上幡然醒悟,只怕是感激我們還來不及呢。再者說,此事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我不說出去,皇上又焉知是你所為呢?我是信得過你,才將此事托付於你。你願做便做,不願做亦不勉強,就算我沒說罷了。

林靈素聽了劉安妃這番軟中帶硬的話,心知這事不應承下來是不行的了。劉安妃在趙佶面前的受寵程度,林靈素非常清楚。這個女人是得罪不起的。她將如此機密之事托付於己,不僅表明了她對自己的高度信任,而且表明了她很迷信自己那一套神乎其神的所謂法力。這對鞏固和增強趙佶對自己的寵信,顯然極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