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3頁)

但是皇帝的寶座已經是屬於他了。這把至高無上的龍椅,當初他坐上去是不由自主,現在欲待不坐也由不得他。君身系於天下,皇帝這差事可不是想當就當,想不當就能不當的。在其位必須謀其政,職責所在,他不能不履行。可是責任心和理政的熱情日漸衰減,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此後他漸漸地便不那麽事必躬親,朝堂事務非十分緊要者,也懶得逐一過問了。

蔡京及童貫、高俅等人逐步取得了趙佶的高度信任後,趙佶更是將許多政事的處置權都推給了他們,自己只是隔一段時間聽聽奏報,這便可以省了他不少的心思。趙佶認為這才算是當皇帝當出經驗來了。而對於蔡京之類權欲熏心者來說,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這種狀況為他們以權謀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幫權臣覺得遇上了這麽一個超凡脫俗的皇帝,簡直是他們前世修來的福分。是以這班各懷鬼胎的君臣相處在一起,倒是相得益彰,很是融洽。

聯金擊遼的談判已經著手進行。童貫征討西夏得勝而歸。修建萬歲山的工程亦已啟動。改天下佛寺為道觀的詔書也擬發出去了。京東路方面有點騷亂,規模不大,令當地州府派廂兵彈壓一下也就是了。近來的內政外交形勢果然是一片大好,沒有出現什麽令人頭疼的事情,朕大可放心逍遙幾日。

趙佶這麽遐思了一會兒,心情很舒朗。他的目光又落到剛寫就的艷詩上,由這艷詩想到雪兒,又由雪兒想到了蔡京。趙佶便想何不乘此閑暇,去找蔡京論論書畫之道。蔡京在書法藝術上的悟性和造詣頗得趙佶贊賞,被趙佶視為在這一領域難得的高層次知音。每次與之評筆品墨,趙佶均覺大受啟迪。這對趙佶來說,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

於是趙佶傳令貼身太監張迪安排了車輦,便赴蔡府而去。

趙佶駕臨蔡京府邸,一年之內這已經是第三次。除了蔡京之外,本朝尚未有其他任何一位大員享受過如此殊榮。由此可以看出當時趙佶與蔡京私交之厚。

張迪委派一個小黃門先行一步通告蔡府。蔡京聞得皇上駕到,火速整衣戴冠,帶著親隨家丁一大幫人殷勤出迎。在府門前行過君臣大禮,蔡京躬著老邁的身軀,將趙佶延進府第,奉入正堂。早有那些訓練有素的丫鬟,腳步輕盈地端上了飲品。

蔡京畢恭畢敬地叨陪趙佶落座。剛與趙佶寒暄了幾句身體安好、天氣涼熱之類不關痛癢的話,便見有一名府中的護衛總管在廳堂門口探頭探腦。蔡京面色一沉喝道,你這廝如何這般無狀,沒看見皇上在此嗎?

那護衛總管慌忙在門檻邊跪倒,向著趙佶叩拜。

蔡京就叱呵他退下,有什麽事待會兒再說不遲。

趙佶倒是很隨和地擺了擺手,說朕到此不過是隨便串串門,不必拘禮。你們有事但說不妨。

那護衛總管乃謝恩起身,向趙佶和蔡京稟報說,方才松石巷那邊出了件謀殺案,有刺客刺殺了寓居京城的潘世成。

原來這蔡京老賊,四路八方的耳目極眾。各州路府縣發生了何等要事,不出數日皆可傳至府中。在汴京城裏發生的大事,傳到蔡京耳朵裏往往不會超過一個時辰,比朝廷情報系統的靈敏程度要高得多。

趙佶沒聽說過潘世成是何許人也。但是蔡京知道此人。非但知道,還應當算是比較熟悉。其實蔡京並沒有見過潘世成,但潘世成派人進京陸續獻與他的東西,他是統統收到了的,由此便記住了潘世成這個名字。

蔡京乃花石古玩界的裏手行家,通過潘世成孝敬給他的禮物,他看出了此人是這方面的一個奇才。再通過線人進一步了解了潘世成的家族背景,及其在承辦花石綱活動中的表現,蔡京認為這是個可為己所用之人,有心予以提攜。

潘世成趨京避禍,向蔡京施以厚禮請求運動官職,蔡京暫時沒有召見他,倒不是嫌潘世成禮物分量不夠,而是另有他的考慮。一來蔡京要先端一端架子,消磨消磨這土豪的霸氣,以便日後使用起來更為馴服。二來也是正在琢磨一個適當的職位,讓潘世成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以便今後為蔡府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一兩日他已經籌劃好了,正欲召潘世成來面談一下,沒想到就出了事。

刺客是什麽人,蔡京在聽到這個消息的同時,就在心裏揣度了個八九成。楚懷中的名字他有過耳聞,知道那是個脾氣耿直有點能耐但不太識相的家夥。楚懷中被潘世成指使家丁打死的消息傳來後,蔡京既覺得潘世成做得未免過分,又認為其情有可原。區區一個縣尉,竟敢明目張膽地與為皇上承辦花石綱的人作對,豈不是自己找死嗎?蔡京本來以為,憑潘世成在當地的勢力,抹平此事不在話下。直到潘世成來京避禍求官,他才知道潘世成惹下的這個麻煩,遠沒那麽容易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