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卑鄙還是高尚

武學院的想法,其實早就有了,而且早就開得起來。

六年前,燕雲得復的時候,唐奕只要提出來,肯定是沒有人反對的。

因為武舉大宋歷來就有,只不過不受重視。開個武學院,並不是什麽大問題,也沒法重視。

說心裏話,這裏面的原因和重文輕武的關系還真不大。

大宋的士大夫再高傲,也知道軍隊需要將才來帶,也知道沒有武功的國家不行。

但是沒辦法,武舉這個事兒,重視不起來。重視,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隱患。

為什麽呢?

很簡單,錯在將門!

軍界山頭主義太過猖獗,武舉儼然成了各家將門給新人鍍金的所在。

既使開了武舉,選上來的也是將門所出,是各家的“家將”,那選不選又有什麽意義呢?

……

不得不說,將門多數還是愛國的忠臣,可是將門的體制太受詬病了。

大宋要改軍制,不把山頭兒平了,改出花兒來也是白費。

說心裏話,大宋施行募兵制,這是一種嘗試,是對唐末府兵制度弊病的一種反思。這種大但嘗試,其實和清末民初時期的北洋很像。

不同的是,北洋的結局就是軍閥林立,天下大亂。

而大宋,因為有文人的玩命壓制,甚至是陷害,才沒有發展成民國亂戰的局面。

唐奕想要給武人地位,就是把軍閥巨獸放了出來;要改軍制,就是把擁護他的將門往火坑裏推。

這本身其實就是矛盾的。

將門從情感上來說,是可敬可悲,值得同情的。

可是,從體制上來說,他們又是可怕、可疑需要提防的。

之前在趙禎靈前,潘豐等人問唐奕第一個要改的是不是軍制,唐奕說不是。這是出於一種個人情感,也是出於……時機未到。

不客氣的說,王德用的心是好的,可是結果不一定好。

要兵權,還是要農墾,本質沒區別。還是成就更大的軍閥,需要大宋付出更多的成本去防範。

將門漏弊不改,除非把募兵變府兵倒退回去,否則只能用文人那一套齷齪手段去鎮壓。

可將門的弊病在哪呢??

很簡單:忠主,不忠國;認家,不認君。

將門的根源前面就說過,軍中絕大多數的將領皆是大將門提拔、推舉,致使大宋的將不認大宋的君,只知恩主是某門某姓。

龐大的利益網又把一個個孤立的人,網羅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家都在算著自己的小九九,都在忠於家主的利益,怎麽可能不腐敗?怎麽可能有戰鬥力?

所以,唐奕不著急用兵轉農來消減兵源,革除冗兵,他第一步要做的,是偷!!

偷人!!

把家將,變成大宋的國將!

怎麽變!?

武學院……洗腦,把大宋的將領全放到武學院裏去回爐重塑。

一方面,通過武學院鍍金,把升遷之恩攥在皇帝手裏;另一方面,哪怕是強輸硬灌,也得把軍內的忠君愛國之風樹起來。

之所以非要放在觀瀾名下,就是知道這方面觀瀾有經驗。喝墨水的奸猾書生觀瀾都能洗成傻子,還就不信洗不白一群粗漢。

唐奕這是在偷,六年前不行,那時候沒有好處,等將門反過味兒來會出事兒。

只能現在,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利益上,唐奕不會虧待他們,但是山頭兒,必須給我平了!

這是國家利益,什麽特麽兄弟朋友都得讓道。

……

……

武學院的事兒,範仲淹沒有反對,範老爺甚至有些期待,有些欣慰,有些……得意。

期待是,他想看看,唐奕這“三板斧”到底會是什麽成色。

欣慰是,他覺得先帝選對了人,唐奕對得起趙禎的托付。

至於得意……

那還用說嗎?

這是他的弟子,是範老爺一手教出來的,換了誰都會得意。

……

總之,範仲淹不是拖拖拉拉的人。

人一回觀瀾,聖旨就到了,聖請範仲俺出知中書門下平章事。

範仲淹於觀瀾山門之前接旨謝恩,百萬矚目,群情激蕩。

退隱十六年的範仲掩……

出山了!

同一時間,賈昌朝於開封城中接旨,領昭文館大學士之職,出知內相。

文彥博自請罪責,降職一級,知參知政事。

司馬光任三司,範鎮知給事中歸班,丁度領樞密副使之職。

至此,大宋先帝駕崩引起的空前動蕩,終於開始回歸平靜。

一個以賈昌朝、範仲淹、文彥博為首,司馬光、範鎮、丁度為輔的領導班底,正式成形。

對此,百姓們唯有期待。

只看這一個個光芒萬丈的名字就知道……大宋,還有希望!!

別忘了,在“相公天團”上面,還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唐子浩呢!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