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五味正店

自澶淵之後,宋遼又訂下盟約,互不收留逃民,且兩國貿易也以権場互市為主,理論上斷絕了宋遼之間的民間往來。西夏的情況也差不太多。

但是,也不想想,當世最強盛的兩大帝國之間,只靠雄州互市怎麽可能滿足民間百姓的商貨需求?

所以,官方雖然限制民間往來,但是,走私偷販依然是無法徹底斷絕的。

現在的情況可以說,就是都裝看不見。

宋、遼、夏三國似乎形成了默契一般,宋遼於河北兩路雄兵對峙,卻對西邊的大遼京西道和大宋河東路疏於防範。

而宋夏之間,於永興軍路軍戰不斷的同時,對於東北向的大宋河東路也是少有進犯。

如此一來,也就為民間往來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成全了太原這個特殊的存在。

大宋西北番民本就有黨項一族,再加上遼地的羌人、西夏羌人以走私為業,把大宋的茶、絲、陶、鐵販入兩國,幾十年間從未間斷。

而西夏的青鹽、牛羊,大遼的牛羊、山貨也是大宋所需,致使太原各民族高度融合。

除了黨項人、遼地漢兒,契丹商人在此走私了幾十年,有的也逐漸在大宋定居。形成了太原現在的格局。

唐奕等人下馬慢行,發現在街道兩邊的商鋪中,甚至能看到很多在開封都找不到的奇貨。

比如,大遼的松子、山核桃、山果等野貨。這些東西在雄州互市上都是極為搶手,遼人更是拿來當做國禮贈於大宋,可見其珍貴。

但在此處,竟是隨意擺在路邊售賣,與平常貨物一般無二。

唐奕特意跑到集市上轉了一圈,這裏不但有大遼、西夏的特產,就連西州回鶻的葡萄美酒、各色幹果也是一樣兒不缺。

宋楷看的新奇,轉臉擠兌起唐奕。

“看來,觀瀾運力還是有待提高啊!西北這麽多好東西,你卻一點也沒沾上光。”

觀瀾運輸體系走的是水路,多以江南、兩湖,還有沿海的產出為主,西北水路不通,自己和觀瀾搭不上邊兒。

可是,唐奕卻是不接話,緊鎖眉頭,喃喃自語:“什麽都有,就是沒有鹽。”

眾人一怔,這才發現,全城奇貨遍地,但確實如唐奕所說,唯獨少了西北最著名的東西——青鹽!

宋楷撓頭道:“對哈,怎麽沒有鹽?”

丁源撇嘴道:“買鹽當然去雜鋪,誰還擺到街面兒上來。”

大夥兒一想也對,特意四下掃看,看有沒有賣鹽的鋪子。好巧,前面不足十丈遠就有一間。

唐奕擰著眉頭走了進去。

“老板,賣鹽嗎?”

雜鋪掌櫃是個粗壯的漢子,擡眼一瞅,沒說有沒有,倒是不鹹不淡地反問道:“南邊兒來的?”

唐奕泯然一笑,“怎地,掛相?”

漢子又是不答,一指櫃上的一排白布口袋中的一個,“150文一斤,要多少?”

唐奕又是一愣,隨即一邊拿起一塊“鹽巴”細看,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道:“這麽貴?”

漢子道:“咱這西北偏的很,自然就貴些。”

“那這質量也太差了點吧?”

這鹽巴略有青黑,搓下一點兒放到嘴裏一嘗,還有點苦澀,是官方流通的解鹽。

漢子不幹了,“公子識不識貨?咱這是上等解鹽。可著太原城,你也找不著比這更好的官鹽了。”

唐奕嘿嘿一笑,“您別激動,我的意思是……”

“有沒有青鹽?”

漢子一怔,下意識答道:“沒有。”

“那是犯法的!”

唐奕陪笑道:“您看我們大老遠從南邊來,可不是為了走解鹽的。”

宋楷幫腔道:“咱們走的量可不小。”說著四下掃看。“要是成了,夠您這小店兒吃個三五年,當是不成問題。”

漢子猶豫了一下,還是堅定道:“沒有!”

唐奕搖頭,不再問鹽的事兒。

“那城裏哪家客棧住的舒坦,還請大哥給指條道兒。”

這回漢子倒沒猶豫,“府街西頭,有家五味正店,是大原最好的大店了。”

“得勒!”唐奕颯然一拱手。“那就不耽擱大哥生意了。”

說完,帶著宋楷等人就往出走。

走到鋪門外,唐奕停下,回身嚷道:“小弟這幾天就住在那兒了,大哥若是找到門道,可去客棧尋之。”

說完,不等漢子反應,已經消失在人流之中。

“這漢子還挺小心!”丁源抱怨道。“我還不信了,這麽多雜鋪,他不賣,總有人賣。”

唐奕冷然一笑,“屁的小心!你去別家看看,多半也是這個待遇。”

丁源不信邪,找了幾家一問,果然是只有解鹽,沒有青鹽。

……

“怎麽回事兒?”

唐奕答道:“估計是吳相公來西北巡案的事情,早就傳到了這邊。”

一進太原城,唐奕就納悶,這和他了解到的情況完全不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