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西夏為使

西北戰事激烈程度雖然由於冬季的嚴寒有所減緩,但是缺衣少食的西夏士兵卻是非戰鬥減員嚴重。反看宋軍,棉衣就不短不說,連薪炭都運到了前線。此消彼長,無論是士氣和整體戰鬥素質,兩方都在逐漸拉大。再加總指揮部興慶府被包圍,中央和地方指揮脫節,西夏軍隊更加被動。

元宵節剛過,皇家報總社收到消息,西夏人請司家出面向朝廷議和。據采訪,西夏的條件是保留四州給拓拔氏作為采食封地,同時對其他部族貴族也有所安排。相對西夏開出這條件,西夏將對宋稱臣,不僅不需要宋每年給予西夏物資,西夏反而每年進貢。

據東京社消息,朝廷上下對是否議和爭論勢成水火。本次爭論不再有文武之爭,說支持議和和反對議和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心思。目光聚集焦點一是在軍機處上,童貫支持議和,並且分析,西夏保留四州,根本不可能對大宋形成威脅,實力再次被削弱,並且還會被大宋慢慢同化,最後歸回宋土。童貫還密奏而皇帝,只要控制西夏軍馬數量,將封底分外遼邊,將來對遼開戰,僅存的西夏王國將成為一道天然屏障。

但是軍機處年輕人不同意童貫這個觀點,舉例說明了諸多本歸順中原異族部族最後反叛的事。並且說當前已經花費了巨大軍需,西夏已經無所依靠,當然是一鼓作氣將西夏納為宋土。

另外一焦點是在文官上,蔡京表示,如果西夏人魚死網破,雖然最後可以將西夏滅國,但我方損失也很慘重。並且年年打仗,國庫幹涸,民有積怨。不如同意議和,一來拿到西夏全境,二來,休兵止戈。

但戶部尚書、十幾名二三品大臣,還有地方文官反對蔡京的意見。李綱為西北軍道節度使,上萬言書說。宋得勢,西夏自然不敢反叛。但宋失勢,西夏就未必會不反叛。其舉了太祖皇帝的事來說明西夏人由庇護而獨立,由小而大。攻城略地,壯大自己,侵略大宋,掠人占城的事實。李綱認為如果不趁此次機會,恐怕西夏將來有識之君出現,又會由小而大,威逼宋邊。

所有的意見都代表自己利益集團。童貫自然是不想打,目前戰略重心應該是養兵待戰,為將來征遼打好基礎。儒家思想啟蒙,陽平大學資本思想的熏陶下有思想的年輕人則是代表了商人利益,不打商人怎麽做生意。蔡京是代表封建主們說話,再打下去人力、物力資源消耗嚴重。李鋼代表地方利益,不徹底解決隱患,邊境不寧。

趙玉是頭疼萬分,連續三次朝會,每次朝會一個多時辰,都是吵這件事。趙玉先命令攻擊部隊暫時停步,由於天氣寒冷,暫時停火等待朝廷決定倒也沒有太大問題。但夜長夢多,必須盡快決定。

皇家報在東京、壽州進行民意調查,四成民眾贊成對西夏繼續用兵,三成民眾希望見好就收。另外三成民眾回答不知道或者是不清楚。皇家報出台西夏戰略分析。認為如果繼續打下去,有望在七八月左右覆滅西夏。但耗費的資金、物資總計預計達到當年財政收入的六成。

這邊很關鍵一條,西夏人還占領著十幾州的地盤。如果按照和議,西夏全境原則上全部屬於大宋。但在劃分的四州內,西夏有自主權,包括征兵的權利。如果西夏放棄這條權利,事情就好說了。但是西夏人哪有這麽蠢。

再過幾天,永興軍路和西北軍路兩名主將的意見到達。永興軍路本戰元氣大傷,窮寇勿追,希望朝廷可以考慮議和。西北軍路雖然也有損失,但是韓世忠表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少要收納兵權與朝廷,否則萬不可養虎為患。

……

在多方爭論中,陽平多了很多客人。這些客人不僅有政界的,還有商界和各方士族。而今兩邊支持反對基本五五開,皇帝的態度搖擺不定。而歐陽這一顆能影響天平的棋子顯得格外重要。事實上,歐陽已經接到要他上京的趙玉口喻,只不過還沒出發罷了。

在和這些人周旋中,歐陽看見了矛盾。封建和資本的矛盾。征服西夏所能帶給資本的利益是重大的,而帶給封建土地主的利益就少了很多。封建的儒家思想影響下,部分人一直認為以仁治國,先前是西夏先挑唆事端,現在人家低頭就要會包容。什麽有容乃大。還舉了春秋時候很多典故。還有佛學的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仁者無敵。

另外代表資本一方,則是希望更多的養殖場,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勞動力,更多的原材料。還有專家拿數據和歐陽解釋,每占一塊地每年可以獲得多少利潤。

兩者爭端起因只有一點,在有異族擁兵的情況下,商人不可能在附近做生意。不滅西夏,此戰打了白打。滅了西夏,西夏全境成商區。而另外一邊擔心開發西夏將從宋土抽走大量勞力。而今由於商業手工業發展,農村人口已經很緊張,如果還要抽取這麽大面積的百姓,誰來種田。再者,商業越發展,讓守著田產的封建土地主們就越眼紅。因為兩者投資回報根本就不是一個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