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瓜州市場

去年孫可望戰敗投降金國之後,在西安待了不到一個月,就被排擠到了河西之地。

算時間,如今已是十一月,孫可望到瓜州已有一年了。

此時經過他的努力,加強了對河西諸部的管理,嚴厲禁止部落間私鬥和打劫沿途商隊,使得河西商路通暢,地方太平,關中的物資能夠運來河西,而周圍的部落也願意來集市換取貨物。

西面的西域,北面的蒙古,南面的烏斯藏,它們相比於中原都是比較落後的地區,許多生活的必需品都需要從中原獲得。

牧民須要茶,需要鹽,需要鐵鍋,需要陶罐,這些東西草原都不產,中原弱小時他們就搶,中原強大時,他們便只能老老實實的買。

孫可望在瓜州的集市,嚴格來說,並不是針對蒙古人和藏區,瓜州是河西走廊,嘉峪關以西的中心地帶,蒙古人和藏人都很少進來。瓜州像是個物資集散分配的基地,關中的商人將物資運送到這裏,然後哈密、敦煌的商人再這裏采購之後,再運回去深入蒙古或是藏區與當地人以物易物,他們換回來的毛皮、牛羊、馬匹則又運回瓜州,找關中商人換取更多的中原物資。

這時瓜州內外格外的熱鬧,自從集市開設後,每天都有駝隊趕來瓜州,使得大量物資匯集於此,商業異常繁榮,瓜州城人口已經增長到十萬人,城為嘉峪關以西最大的商業城市。

城中有兩座大市場,根據位置,分別叫東市和西市,其中東市主要是關中來的商人在此開設店鋪和攤位,西市則混雜一些,主要是河西的商人,還有蒙古人、藏人和回人的商隊。

由於已經入冬,馬上就要大雪封山,道路將會變得難走,所以倒十一月中旬,東西兩個集市都會閉市兩個多月的時間,等到開春了再重新開市。

猶豫是最後幾天,所以瓜州城內熙熙攘攘,人流如織,各族的商隊還有附近的民眾,紛紛趕在閉市之前,采購一批過冬的貨物。

這天中午,孫可望稍微化妝,穿著一件深藍色的道服,頭戴網巾,伴做一儒士,便出來歸義郡王府,來到集市進行訪查。

這個時代,讀書人的身份始終還是高一些,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報讀詩書的高士,孫可望也不例外,他一喬裝打扮,第一個便想伴做讀書人,可是他人高馬大,長年累月的征戰,使他的皮膚偏黑,而且很粗糙,根本就不向是讀書人,他的打扮,看起來其實有些不倫不類,可是他卻渾然不覺。

孫可望領著部將張勝走在前面,十多名侍衛跟隨在他們後面,在街上行走。

他這次主要是看看,從關中運來的貨物,在瓜州的銷售情況。

大西國的失敗,讓孫可望也進行了一些反思,他對於士紳地主的激烈態度,是不是存在很大的問題。這次經營河西,雖然他依然武力鎮壓了不少河西的大勢力,然後繼續給予普通人便宜,收買人心,但是他也注重了盡量和關中的士紳搞好關系。

金國對於河西的控制,原本只是名義上的,他來之後加強了對河西的掌控,使得金國真正控制河西,並使得關中的物資能夠賣到這裏。

如果關中的物資能夠銷售掉,那麽關中的士紳和商賈對他的印象就會改觀,他就能在金國站穩腳跟。

來到街道上,孫可望邊走邊瞧,沿街的店鋪前都擠滿了前來購買貨物的各族商人。

他站在一家賣陶罐的攤位前,見攤主正在與一名蒙古人商談,中間還有專門的人負責翻譯,似乎是說一頭羊換十五個陶碗,蒙古人一共要換二百個陶碗,十個陶罐。

孫可望聽了有些心驚,一個陶碗在中原也就四五十文錢,這裏居然十五個能換一頭羊。

他正驚訝,心中暗道怪不得王彥那廝要鼓吹商業,這貿易帶來的利益,真是比種田刨地,強太多了。

孫可望繼續往前走,前面就是一家茶行,是永平王孟喬芳的家族產業,店門比其他幾家都要大得多,足足占了四個鋪面。

茶葉是蒙古人和藏區的必需品,可以說是個暴利行業,南方的粗茶和茶渣,壓成餅了就往草原上賣,一百多斤茶就能換一匹戰馬。

此時,售茶的鋪子前格外的熱鬧,店鋪內有十多個木桶,上便都掛著木牌,上面用木炭寫著各種茶葉的名字,產地不一樣,品質不一樣,價格也會有區別。

孫可望剛走到鋪子前,裏面就有一陣聲音傳來。

“這位客人,這個紙錢,我們茶行不能收!”

“我們那邊都用這個,方便攜帶,你們這裏不收?”

“這是南面的銀票,我們拿了票子也不好兌換,您看您能不能用現銀結算。”

孫可望聞聲與張勝擠進去看,見一個大漢拿這明朝的五德票,同一名掌櫃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