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軍營議事

明軍大營內,陳邦彥一身緋色官袍,頭戴梁冠,端座在帥案前,兩側是林立的明軍將校。

他掃視了眾將一眼,然後沉聲說道:“楚王殿下限令,讓本閣督促諸位在淮河冰凍之前,一定要攻破揚州,否則諸位就只能灰溜溜的退回江南。這不僅是損了本閣與諸位的臉面,也是折了我大明的銳氣,所以攻打揚州,諸位將軍都要竭盡全力,若有人敢不盡全功,不聽號令,休怪本閣軍法無情。”

陳邦彥一直是承擔軍師的角色,這是第一次單獨指揮大軍作戰,他必須放點狠話,震懾這群驕兵悍將。

他這是將醜話講在前頭,若是還有人往槍口撞,不管是楚系、浙系,還是擁唐派,他都不會客氣,必定拿來震懾軍心,抖抖內閣大學士、江北督師的威風。

帳中將領齊齊躬身抱拳,表示不敢,陳邦彥擺了擺手,然後接著說道:“揚州城的防禦,眾位也看見了。本閣是文臣,長於戰略,弱於戰術,你們都是征戰多年的戰將,有什麽可以教我麽?”

眾多將校互相看了看,不多時,劉順使了個眼色,一人站了出來,行禮道:“啟稟閣部,末將張有德,揚州人士,曾與大王守揚州,今日隨閣部觀城,發現多鐸將揚州城墻修得比當初只高不低,護城河只寬不窄,若是硬攻,恐怕並不容易。”

陳邦彥是楚黨的大學士,劉順必須給他面兒,浙江那邊王翊、唐王那邊胡一清等人都沒說話,他便立時給了屬下一個眼色,不讓陳邦彥冷場。

劉順從市井起來,小聰明和心思還是比較靈泛。

當然他也不全是小聰明,他讓張有德出來說話,也是因為張有德守過揚州,熟悉情況,便於陳邦彥了解。

張有德的資歷,要說與戴之藩、胡為宗差不了多少,之所以現在有這麽大的差距,名不見經傳,是因為當初出城求援之後,他受了重傷,等傷好之後,王彥已經撤到了浙江,然後又去了福建,他沒趕上,便就近參加了陳子龍的太湖義軍,等太湖義軍失敗,他才隨陳子龍轉轉到了廣東投靠王彥,而這一段時間下來,差距也就拉開了。

陳邦彥聽了守過揚州的張有德這麽說,臉沉了一些,沉默半晌,然後前傾著身子問道:“張指揮,當初守揚州,你感覺威脅最大的是什麽?”

當年揚州之戰,多鐸率領大軍三十萬,裹挾民眾不計其數,且正是滿清兵鋒最盛之時,卻被揚州擋了三個月。

現在明軍攻打揚州,兵馬不到清軍的兩倍,想要破城確實並不容易。

這種困難陳邦彥早就預料到,揚州必然是一場持久之戰,他見有熟悉當年情況的將領,自然要多了解,希望能從中找到破敵之策。

“閣部,那建奴毫無人性,什麽手段都使過,甚至還拋屍進城,制造瘟疫,八十萬揚州人,二十多萬壯丁,最後就剩下三十萬,其中男子只剩不到五萬人。要不是大王,揚州人就真讓建奴殺絕了。”張有德回憶道,帳中不少參加過揚州之戰的將領,不禁都握緊了雙拳,心中的恨意顯然還在。

帳中一陣沉默,張有德重重出了口氣,然後接著說道:“當時建奴和叛軍攻城,對揚州威脅最大的還是西城。西城外,緊臨城墻的一座小山,被建奴控制,上面架著火炮轟城,他們居高臨下,將城墻轟垮大段,大王領著我們在城內又築起一道短墻,拼死搏殺,才將城池守住,許多兄弟都是折在西城垮塌處。末將記得當時還是城中大鹽商的馮老,領著一千家丁來助戰,一個上午就死了一半,馮老的公子看著成排的屍體,當時就一屁股座在地上嚎哭不止,末將心中至今還很有感觸。”

當年清軍南下,正是滿清入關,所向披靡,江北近五十萬人馬,望風而降之時,多鐸以鋒銳正盛的清軍,攻打揚州卻沒打下來,那麽換過來想,明軍打揚州恐怕也不簡單。

陳邦彥點點頭,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而是看著眾人道:“如今當年圍攻揚州的罪魁禍首多鐸就在城中,這次輪到你們報仇了。”

張有德等經歷過揚州大戰的將領們,心中多有感觸,不少人的親人都死在揚州,他們立時出來抱拳,“閣部盡管吩咐,我等為破揚州,萬死不辭。”

“很好!這次一是奪回故地,二是找多鐸尋仇,方才張指揮說當初西城最不容易防守,那我門就將重點放在西城。”陳邦彥沉聲說道。

他話說完,監軍張煌言左右看了看,見沒人說話,出來說道:“閣部,揚州城高、河寬,當初多鐸三十萬人沒能突入城中,我們現在走他的老路能行嗎?”

方才幾人雖然將不少人的情緒調動起來,但張煌言作為監軍,還是比較冷靜。

陳邦彥點點頭,揮手讓張煌言先退下,然後對劉順說道:“劉國公,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