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大風起,暗湧洶湧

有道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就在魯監國一入長江,使得江南大震,人心惶惶之際,入贛清兵大敗而歸,五萬人馬只有五千多騎兵陸陸續續的逃回。

清軍不僅丟了主帥滿達海,還失去了江寧上遊的重鎮安慶,讓洪承疇震驚不已。

洪承疇立刻意識到多鐸亦有危險,他一面奏報北京,請發滿洲大兵支援,一面準備起大兵復奪安慶,打通糧道。

可魯王的人馬,就像一貼臭皮膏藥,本已經退出長江,卻不知為何?又返回崇明島,數百艘大船遊弋在江面上,兵卒登岸襲擾,攪得蘇州府、松江府、揚州府三地不得安寧,清廷上海知縣更是被嚇得癱瘓於地。

上海縣城中立刻大亂,有穿漢服戴網巾者,恐喝官府,逼迫清廷知縣開城迎接王師,氣焰囂張,洪承疇只得將準備用來收復安慶的兩萬兵馬,派往上海等處,以屠城相威脅,才穩定了局勢。

此時魯監國大軍,見清兵主力進駐長江口,立刻又回到海上,但卻並不退走,而是以崇明附近的沙洲為基地,開墾土地,進行耕種,一副耐著不走的模樣。

之前張名振在崇明小打小鬧就算了,現在近兩萬魯兵,屯駐在長江口,洪承疇怎麽能忍。他立刻命水師出擊,但長江口可不比一般江河,水域寬大,風急浪高。

魯軍這次沒退,似是鐵了心要在這裏種稻子,要在這長江口安家。

雙方在崇明島附近,進行了一場大戰,清船被打沉五十多艘,匆匆退入了長江。

八月中旬,魯監國的問題還沒解決,多鐸一方的消息,便傳了過來,楚贛之戰徹底失敗。

多鐸退到信陽,大軍糧草已經吃完,只能在清廷控制的區域,劫了幾座縣城,就地補給,催促洪承疇趕緊籌糧。

九月中旬,另一個消息傳來,王彥領著近十萬人馬出川,已經到了武昌,使楚贛正規的明軍達到二十二萬以上。

如果再算上些亂七八糟的義軍,那就更多了,已經嚴重威脅江南。

各種跡象,以及清廷的密報表明,明朝的各種物資,都在往楚贛集結,這讓洪承疇感到了巨大的威脅感。

好在這時,多鐸的兵馬,已經到了長江北岸,使江南的兵力充盈起來,但攻守易位,已經十分明顯。

揚州之南,瓜州渡,洪承疇趕來面見多鐸。

揚州城被王彥一把大火焚毀,如今以有四載,此刻揚州以從一片廢墟中重建起來。

雖然此時的揚州不復昔日的繁榮,但因為地處水陸要道,大運河咽喉所在,已漸漸恢復了些人氣,市面上也開始繁華起來。

此處原本是兩淮鹽商的大本營,現在卻是山西富商的天下,揚州能這麽快恢復,除了清廷定都北京,幾十萬寄生蟲需要重啟漕運來供養,揚州正處漕運要道之外,八大皇商大量的銀錢注入,也是功不可沒。

此時的揚州城中,酒樓、妓院等各種產業,大都是山西商人的天下。

洪承疇進了揚州城,沒去府衙,便直奔城東的一座大宅院,這是皇商之一範永鬥的產業,多鐸便下榻在他的宅子中。

這次楚贛大戰,清軍沒有完成戰略目標,耗費物資無數,結果無功而返,多鐸這一路雖然主力保存下來,輸的並不難看,但豫王爺還是憂憤成疾了。

洪承疇本在江寧等他,現在只能跑道揚州來。

多鐸在揚州休息幾日,加上入秋後天氣轉涼,氣色便好了些,身體逐漸康復過來。

這時多鐸披著單衣,正在庭院裏走動,一名侍衛走上前來,打了個千兒,稟報道:“王爺,洪總督到了。”

“哦,帶他到大堂等候,本王隨後就來。”多鐸一揮手,兩個小婢立刻上前,扶著他往回走。

洪承疇坐在大堂上,桌椅都是上好的黃花梨木打造,一般人家能有串黃花梨的佛珠把玩,就很不錯了,這整套家具,門窗都是黃花梨木,足見主人的豪氣。

下人上了茶點,但洪承疇沒有動,他等了片刻,多鐸便被人從裏面扶了出來。

他這個病有點難以啟齒,一是心中憂憤,二是不講衛生,得了痢疾,拉得腿軟。

洪承疇見他臉色泛白,心上一驚,忙道:“王爺,這是~”

多鐸揮了揮手,並不願意聽洪承疇對他的身體狀況進行指點,他打斷他的話,坐下來直接說道:“本王身體無礙。聽說王彥出川,十余萬人到了武昌,消息可靠嗎?”

洪承疇見此,恭敬的站著點了點頭,“正要向王爺說明此事。王彥出川後,明軍主力便集中在了楚贛之地,下一步必是順流東下,直取江南,我們不能不防啊!”

這話讓多鐸感覺像做夢一樣,前兩年都是大清追著明朝打,這兩年來雖然時運不濟,但也沒有到完全逆轉的地步吧。

多鐸心裏是不信的,雖然這次清軍攻略楚贛失敗,江南合計損失了八萬多人,但是江南依然有大兵十三萬,再加上浙江、半個福建,兵力超過十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