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拔寨

湖廣之地戰事剛起,川蜀的戰事卻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從攻山失利之後,明軍便開始進行土木作業,而挖壕與掘城,幾乎也同時進行。

明軍冒著山上的箭雨挖壕,頂著四方桌沖到城下掘城,每天都付出大量的傷亡,同時沒有重炮,民夫就開始打造投石車,轟擊城墻。

時間到了七月中旬,一切本都順利進行,明軍雖沒有取得巨大進展,但也有條不絮,特別是掘城給了吳三桂巨大的壓力。

可就在這時,明軍之中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孫可望帶著兩千人,脫離大軍跑了,這出乎了王彥的意料,讓眾軍感到十分震驚,同時也打擊了明軍的士氣,破壞了攻城的節奏。

對於出走的孫可望,王彥現在鞭長莫及,根本沒有精力去顧及他,他跑了就跑了,但是他出走給明軍帶來的影響,王彥必須想法消除。

孫子的戰略思想,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用在攻城上,那就兵力占盡優勢,便長期圍困,待其糧盡氣衰,自然就開城投降了,如果兵力懸殊較大,那就是狂沖猛打,直接破之,如果兵力懸殊並不大,那就只能試探對方,找出弱點,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則退。

此時明軍一沒有時間困死吳三桂,二不能付出極大的傷亡,去爭萬縣一地的得失,就只能尋找方法,找出弱點,來對付清兵。

明軍十多萬兵馬,困頓夔州已經小半個月的時間,如果再沒成績,王彥便只能撤兵,放吳三桂離開夔州,然後以川東重慶和川南瀘州為根基,徐徐與清兵爭奪成都平原,所以眼下王彥迫切需要一點突破,不說一擊必殺,至少得讓將士們知道,這仗是有希望的,城是可以破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重振士氣,消除孫可望出走,帶來的人心動蕩,王彥還是決定先停下一時半會兒打不下的城池,先拔掉清軍的山寨。

當然掘城雖停,投石車的打造卻沒有停歇。

這時王彥下令加快挖壕的進度,十多萬人馬不分晝夜,將壕溝從山腳挖上了山腰,又直通山寨之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戰事立刻激烈起來。山上的李國英,對此自然不能不理,明軍挖的“之”形壕,基本可以避開清軍的滾石檑木,那他五千人馬,還打個毛。

一時間明軍挖壕,清兵便時不時的沖出山寨破壞,雙方在山坡上血腥廝殺,而清軍的這種幹擾,顯然沒能奏效。

清軍起初是白天突襲,但天氣太熱,在山坡上爬上爬下還不算,還要與挖壕的明軍對射廝殺,一些北兵即便是赤膊上陣,也受不了。

最後只能晚上出擊,雙方之間互有勝負,常常有襲擊的清兵被明軍殺個幹凈,也有清兵沖入壕溝,把挖壕的民夫殺絕。

五忠軍之中,除了順軍系與關寧軍有著仇怨之外,其他人,包括王彥對於關寧的情感比較復雜,雖然惱怒其認賊作父的行為,但也並沒有到仇恨的地步,廝殺只是戰場上的各為其主。

可隨著廝殺越發激烈,雙方同袍越死越多,一來二往之下,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戰場上逐漸出現虐殺、仇殺之態。

這事從李國英在一次突襲下生擒了幾名挖壕的明軍和民夫開始。李國英恐懼明軍挖壕的進度,因而在第二天,在山寨前當著明軍的面,虐殺了幾人,挖眼、剁手無所不用,希望能嚇住明軍,減緩挖壕的速度。

當晚明軍設下埋伏,生擒了數十名清兵,忠貞揚彥昌,沒有稟報王彥,便直接下令在山腳給烹了。

這樣一來,雙方逐漸結下了切齒的醜恨,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而隨著壕溝推進,也終於挖到了山塞之下,了解恩怨的時刻也就到來。

在孫可望出走之後,王彥對於知情不報的李定國、劉文秀進行了責罰,各打二十軍棍,但卻也立刻將西軍殘部,以及張、黃兩部人馬進行整編,納入五忠軍的序列,以安定人心。

劉文秀編入督標,李定國則納入忠義,總之將原來的結構打亂。

此時山腳下,旌旗招展,近十萬明軍紮穩了陣腳,弓兵、火銃兵、槍兵、刀盾,以及騎兵依次排列。

當然攻一個山頭,用不了這麽多兵馬,大多數方陣都是來壯壯陣勢,為攻山部隊打氣。

這時中軍之中,戰鼓擂起,伴隨著動人心魄的鼓聲,明軍的呐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接著再齊唱凱歌。

這也是五忠軍的一個習慣,開戰之前,先吼一陣,唱一段,幾十萬人扯著嗓子的呐喊,不僅嚇破敵膽,還能鼓舞士卒士氣,等士卒唱完戰歌,基本都被氣憤所感染,不用將官鼓舞動員,一個個便雙目充血,熱血沸騰。

古代戰場,士氣這個東西很重要,嶽武穆曾說過,上了戰場,手能握住槍,嘴裏能有唾沫,便是好兵了,眼下的明軍無疑都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