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平定石阡

當高一功率東路軍主力到來,兵臨城下之時,石阡小城外,以及聚集四萬明軍,外加上近萬的土司苗兵、鄉紳民團。

在當今紛亂的天下之中,規模上確實不如明清之間的大會戰,也比不上清軍與西軍在四川的大戰,但擺在石阡城前,卻足以令敵膽寒!

當城上的守軍看到東路軍漫野而來時,早已沒有了鬥志。

在高一功主力抵達的當天傍晚,石阡南城的守軍就嘩變了,沖破城門,出去投降。

張先璧大驚失色,急遣他的兄弟張先軫去頂住,可誰想張先軫見城中人心惶惶,根本沒有指望能守住城池,於是也帶著百來號人,一起跑到城外投降,最後還是黃朝宣帶著心腹人馬趕到,才將城門穩住,不然石阡不攻自破,他二人就真成了一段笑話。

王績等到軍令之後,準備了一夜,次日開始攻城。

在王彥的麾下,王績、王士琇兩人,與王彥有些相似,都是文人出生,打起仗來不似其他武將那麽烈,在勇武上不及戴之番、高一功等人,但他行事沉穩,絕不浪戰。

眼下攻打石阡一座小城,他依然把功課作足,雲梯、樓車、攻城錐一樣不少,如果不是時間不足,他怎麽也得多弄幾架攻城塔出來。

這不禁讓劉體純等人都笑他,就連他手下的王氏三兄弟也覺得一陣尷尬。至於麽?打一個小城,城內還有內應。

此時,攻城人馬準備完畢,一萬後勇軍和三千苗兵,擔任主攻,忠至鎮和趕來助威的土司、民團在後面看戲,以壯聲勢。

“將軍,一切準備就緒!”王光恩打馬到王績跟前,向他報告道。

時至正午,王績用手遮擋陽光朝城頭眺望,“記住了,城中有內應,左臂系紅巾為號,大軍過了護城壕,見哪段城墻先亂,就把雲梯架在哪城墻,大軍一鼓作氣殺上去。”王績吩咐道,說完,他又補上一句:“今天必須破城,城外蚊蟲太多,都督等著進城過夜呢。”

東路軍火器裝備極少,四萬多人,才三十多門老舊的火炮,他們首先發出震人耳膜的聲響,炮彈砸在低矮的城墻上。

城下各部人馬擁著各色攻城器械,隨著戰鼓擂起,士卒的呼嘯聲立場沖天而起,喊殺聲吼出,震動大地,反觀城頭,驚恐一片,高下立叛。

這才是上過戰場的精兵與地方治安部隊的差別,高一功看了看遠處一眾土司,見他們面帶震驚之色,心中十分滿意。

西南的土司也是大明內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崇禎年間說是兩線做戰,其實是三線作戰,明軍除了要對付關外建奴,關內的農民軍之外,還要對付西南的土司叛亂。

大明朝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開拓了西南,而伴隨著開拓,自然就會有漢苗、漢彝等等沖突,所以明代土司叛亂不斷,其中對明朝傷害最大的就是爆發於天啟年間的奢安之亂。

這場叛亂的起因是大明欲調土司兵馬去遼東對抗建奴,奢崇明趁機叛亂,可見崇禎年間的許多事件,都存在關系,並非偶然。

叛亂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十七年,波及川黔雲桂四省,大規模交戰持續九年。

大明朝,以兩個巡撫,數員總兵,軍民死傷百萬的代價,才平定叛亂。

如今大明實力衰落,雲南土司沙定州叛亂,至今也沒有平定,誰知道貴州會不會出什麽亂子,所以高一功很樂意在土司面前展現一下實力。

此時在最前頭,擁著壕橋的士兵們推動器械,賣力的喊著號子,飛似地朝石阡城奔去,他們的背後,高聳的雲梯,沖車仿佛一頭頭巨大的猛獸,張開血盆大口,意欲吞噬眼前風雨飄搖的小城。

觀戰的將士們,齊聲發喊,替友軍助威。這一切,匯聚成一股洪流,無形地壓向石阡城頭,重重撞擊在守軍心頭。

面對這支和清軍交過手的精銳之師,城頭上所有人都心膽俱裂,士兵們顫抖著拔出羽箭,哆哆嗦嗦地搭上弦,強忍著內心的恐懼,準備應戰。

一名守軍軍官,臉色煞白,嘴裏不停地罵著臟話,旁邊士卒聽了一陣詫異,因為罵的不是別人,正是黃朝宣、張先璧兩人。

就在這時,城上又一陣喧嘩,卻是有人臨陣倒戈,向張先璧殺去。

不到兩個時辰,石阡城便宣告失守,在明軍猛烈的攻勢下,城內部隊無心抵抗,當明軍登上城頭時,守軍士卒就開始潰散了。

從開始攻城,到高一功進城,一共用了不到半天時間,打得十分輕松,有點老爹打娃兒的感覺。

仗打的輕松,統計損失自然也簡單,明軍這邊陣亡的兩百多個,傷的多一點,城內守軍大多成門一破,就全都投降,所以守軍的死傷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人。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還是士卒不想打,他們本來在楚地當兵吃糧,結果莫名其妙的被黃、張兩人帶來貧瘠的貴州,待遇差了一半,還莫名其妙的要和朝廷打仗,他們大多是湖南子弟,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家眷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