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君臣互憚

文不愛財,武不惜死。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沒有問題,但王彥現在也算久經世事,不是聽了幾句口號,就熱血上湧的愣頭青,他想的事情已經多了很多。

大明有個有名的清官兒,海瑞海青天,他是不愛財,但那可憐的俸祿,卻連老母妻兒也難以養活,全天下那麽多學子寒窗苦讀十余載,一朝高中,難道就為了像海瑞一樣,顯然不太可能,所以在朝廷俸祿改革之前,文不愛財,還是不要提了。

再說,武不惜死,但問題是,武為什麽要惜死?

滿清南下之時,江北四鎮望風而降,幾乎沒有什麽抵抗,之後橫掃浙東,殺入福建,也是叛將如雲,這些將領為什麽不戰而降,全部都不知羞恥,不分是非嗎?顯然不是,他們心中大多知道一些,只是他們不在乎罷了。

可反過來問,他們為什麽要在乎呢?

自宋以來,以文制武就是基本國策,明朝也繼承了著一點,武臣們的地位不能跟文臣相比,他們不僅有文臣牽制,還多了個太監監軍。

這樣的處境,怎麽會有軍隊的榮譽感?他們絕大多數也沒讀過什麽書,沒人教他們忠孝節義,就更不要談什麽保家衛國了。

地位底下,待遇又不及文臣,俸祿又少,又沒受過教育,既然這樣,形勢不對,臨陣投降,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心態麽?他們憑借什麽不惜命呢?

五忠軍的庫房,可不是王彥一個人的,那是十余萬五忠軍的,正是靠著這些錢財物資,才能給士卒雙餉,將官三倍軍餉,才能建立忠烈祠,才能撫恤士卒家眷,才能逐漸培養起五忠軍的精氣神,不然怎麽讓將士效死。

這些錢糧可都是將士們戰場上拿命搏來,有這些錢糧在,士卒就知道,戰死了就算朝廷不撫恤,五忠軍也會撫養他的家人,士卒才能安心上戰場,才會奮勇作戰。

現在朝廷要白拿,那他們怎麽想,今後拼死作戰,打下城池,繳獲的物資是不是朝廷也要全拿,那還拼什麽命呢?

王彥知道,他覺對不能壞了規矩,每場仗下來,繳獲的物資,他與朝廷分了之後,剩下的就是五忠軍的,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他要是同意了,那他在五忠軍之中的威望,立刻一落千仗,五忠軍的戰力也會立刻縮水。

片刻之間,王彥心中便閃過許多事情,他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他已經想明白了,動用五忠軍的庫房,對於皇帝而言,是一件雙雕的事情,即可以解決支援川蜀的問題,又能打擊他在五忠軍內部的威望。

王彥心裏長長一嘆,皇帝這是想利用他的忠心,來乘機削弱他,看來王何聯姻,加上這次東征勝利,皇帝已經感到害怕了。

王彥想明白這些,心裏雖然一陣波動,但整個人卻並不憤怒,他見皇帝與大臣都看著他,沉默半晌之後,才出列說道:“陛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援蜀之事,事關重大,兵馬動輒數萬,糧餉動輒百萬,切記不能草率。臣以為,此事還是容臣多了解一下局勢為好!”

王彥的話語,在皇帝與幾位閣老看來,顯然就是不想動用五忠軍的庫房,這讓隆武皇帝有些病態的臉上,一下慘白。

這一次提議動用五忠軍庫房,如果王彥答應了,那對於隆武第而言,除了一件雙雕之外,他的心也會安定下來,但是王彥一旦拒絕,他今後恐怕也就寢食難安了。

殿上,隨著王彥語畢,氣氛一下凝重起來,蘇觀生眉頭緊皺,再他看來王彥這次打了勝仗,但卻低調回京,侍君可謂極為得體,對於大明也一直忠心耿耿。

“楚國公,之前使者也說過,西軍連成都都丟了,形勢可見有多危機。算下時間,使者離開川蜀已經有一個多月,四川的戰事進行成什麽樣子,只有天知道!本閣以為眼下絕對不能再拖下去,國公統領大軍,應該當機立斷!”蘇觀生看了一眼臉色慘白的皇帝,又看向王彥,不禁急了起來,因為他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沒有向著他想象的方向發展。

此時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下了一個大錯誤,他認為王彥是百分之百會同意,因為以王彥的大局觀,不可能不知道川蜀的重要性,那是必救之地,但朝廷又確實沒錢,最後肯定只能動用五忠軍的庫房,沒有別的選擇,王彥只能答應,而如此一來,川蜀的問題決絕,皇帝也可以看見王彥的忠心,可謂皆大歡喜,但王彥卻真的沒有答應。

這一下後果可就嚴重了,從皇帝的視角來看,那王彥肯定就是心有不臣,至少是將私利看得比朝廷重要,有了傭兵自重的嫌疑,甚至要做鄭芝龍第二,也是極有可能!

君臣之間的信任,從此將大打折扣。

蘇觀生連忙站出來,急著想要說服王彥,趕緊答應,否則王彥如果生了二心,那隆武朝廷豈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