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宗藩

隆武朝廷的歲入,江西剛剛光復,百廢待興,又處於抗清第一線,不像朝廷伸手,就不錯了;湖北面臨的壓力更大,不僅要賑濟難民,還要經營鍔北、鍔東兩條防線,尚且需要湖南接濟,朝廷也弄不到一個銅板,湖南得益於與廣南貿易,大批的湘繡、茶葉,運過來,換了不少銀錢,但堵胤錫除了要支持湖北,疏通靈渠之外,還要在洞庭湖造船,能運過來的稅賦也實在有限。

算來算去,隆武朝廷的財政,就只有廣東一省,而王彥作為兩廣總督,自然對朝廷有多少錢,那是一清二楚。

其實按著規矩,地方上的稅賦,留下一些後,是要先全部上交戶部,地方上有什麽事情要做,再由督撫上本,等朝廷批準之後,戶部才會撥銀。

如此就可以實現強中央,弱地方,避免形成割據,但自從弘光朝廷滅亡之後,大明中央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已經基本喪失,各省督撫實力做大,許多原來的規矩,也就不存在了。

蘇觀生自然知道王彥對戶部的情況十分清楚,他見王彥不放他離開,只得從新的坐下,“是,府庫是還有些銀兩,但那是應急之用,士衡不能讓堂堂戶部,連一枚銅錢都沒有吧~”

“想必閣部也明白,我要打漳州的原因,不拔掉這顆釘子,若是天下出了什麽變故,朝廷想做出應對,也會被漳州牽制,使大軍無法脫身。”王彥見蘇觀生坐下,解釋道:“去歲年底,我募兵五萬,現在器械還未配置齊全,閣部不撥點銀子,將士們總不能拿著棍棒去攻打清軍的堅城吧。”

蘇觀生沉默片刻,“士衡也說了,打漳州,是擔心天下生變,如此一來,說不定打完了漳州,又要去應對蜀中,到時候要的錢就更多,府庫的那點存銀就更加不夠,士衡現在就花光,等真的要用銀子的時候,你讓本閣去變嗎?”

王彥看蘇觀生吹胡子瞪眼,也知道他的難處,戶部裏沒有存銀,那確實太可怕了,可以說蘇觀生是每天提心吊膽,就怕突然發生點什麽事情,讓他拿銀子卻又拿不出來,最後壞了大事。

“閣老的想法,我清楚,但如果士卒器械不精,必然影響戰力,那到時候,花的銀錢恐怕就更多了。眼下的情況,閣老與我都看不透天下的局勢要怎麽變,這樣的情況之下,我以為當先強壯自身,銀子沒有,可以想辦法弄,但如果真要與清兵交手了,再想補充器械,恐怕就遲了。”

蘇觀生感到一陣無奈,“十萬兩,不能再多了。”

明代三眼銃的制作成本每杆大概七錢,長斧一把兩錢,佩刀一把三錢,鳥銃一杆三到五兩,徐光啟一副精甲預算是十六兩。

以此時廣京附近工匠的制作能力,這十萬兩銀子足夠折騰個把月的時間,王彥當即笑道:“多謝閣老了。”

蘇觀生沒好氣道:“你這一開口,就要了戶部三成的存銀,庫房裏的三十萬兩銀子,可是本閣一點點的扣出來,為此,那群宗室就差堵著門來罵本閣。方才陛下召見我,問能不能撥出五萬兩給宗室,被我一番相勸,才打消了念頭,但沒想到,轉眼間就便宜你王士衡了。”

宗室制度的改革,自從與唐、魯二使達成協議之後,隆武朝廷就開始推行,減少發放給宗室的俸祿,到現在已經有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宗室的人鬧得很兇嗎?”

蘇觀生訴苦道:“從各地逃過來的宗室,登記在冊的已經有三千多人,從親王到奉國中尉一共八級,都是皇天貴胄,眼下朝廷的情況,郡王以上爵位的宗室,還能湊合供應,但將軍以下的宗室,就只能給予基本的保障,但按著朝廷的規矩,他們又什麽都不能做,也不會規劃生計,朝廷發的錢,月初就花了個幹凈,等到月底連生存都出現了問題,一個個窮困潦倒,經常上訪,經常鬧事。”

大明的宗藩問題,幾大親藩、郡王,只是金子塔上最頂端的兩層,崇禎年間在籍二十萬,其中包括數萬個將軍和十幾萬的中尉。

早在嘉靖時期,宗室的俸祿,就占據朝廷稅賦的三成,成為大明最沉重的負擔。

王彥正了正身子道:“如今朝廷,每月發給宗室,多少銀子。”

“安規定,最低一級的奉國中尉,年俸二百石,按著米價折算,月俸要發三十余兩,但戶部只發三兩,第五級的奉國將軍折算下來,月俸要一百兩,目前只發十兩。”蘇觀生說道:“除了親王、郡王發五成之外,將軍之下,一律只發原額的一成。可即便如此,一個月也要消耗白銀,三萬兩左右。”

“這麽多?”王彥有點驚訝,三萬兩白銀,足夠造七八條鳥銃,或者給兩萬多人發餉了。

蘇觀生搖搖頭,“士衡覺得多,可宗室看來,卻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北方逃過來的宗室還好一點,之前亂了那麽多年,逃到廣南,能吃的苦都吃過了,關鍵是江南、浙江這些地方的宗室,原本衣食無憂,突然之間什麽都沒了,他們過慣了山珍海味的日子,現在一個月那麽點錢,幾頓飯就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