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亡國的七種征兆(第2/2頁)

中華自古就是靠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來影響周邊蠻夷,而影響遼的正是許多人眼中的弱宋。

宋這樣一個朝代,為何能存在三百多年?崖山之時,為何有十萬軍民,願意為這個朝代殉葬,是值得深思的。

人們向往漢唐,但“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裏遍烽煙。”“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是否是百姓想要的生活呢?

蒙元滅宋,用了四十多年,滅同時代的阿拉伯帝國用了多久,現代成為主流文明的西方人,同樣幹不過蒙古人,宋的滅亡,不是因為宋的落後,而是因為宋更為先進。

歷史是個很奇怪的東西,看歷史會發現,在近代是落後就要挨打,但在火器和糧食產量提升之前,確實誰先進誰挨打。

有人說,宋的版圖小,滿清的版圖大,我覺得他多少占了一點時代的便宜,他正處於一個遊牧民族生產力提高,喪失戰爭欲望的年代。

這時不僅是東方,西方的遊牧也一起不行了。

中華歷史上,為什麽那麽多北統南,大體而言是因為南方的生存條件更好,人們沒有戰爭的欲望,戰爭成本高,而北方相對而言,戰爭成本低,戰爭欲望更為強烈。

王介之聽到這裏點點頭,“君臣之爭,在趙宋時,確實得到了解決,蒙元滅宋之後,蠻夷之邦,無法理解宋制的精髓,改中書省集權,設左右丞相,等於又回到了隋唐之前,結果蒙元入主中原百年,權臣輩出,除了開始的元世祖和逃入漠北的順帝在位時間長一點,各坐了三十多年江山之外,蒙元中間短短三十多年,卻歷經十帝,基本都是被權臣所殺,平均三年一換,可謂混亂不堪。”

王夫之也說道:“蒙元之禍,對我大漢而言,確實是一場災難,使我中華道統中斷百年。太祖皇帝逐蒙元出中原,雖號稱繼承宋制,但實際上百年隔絕,宋制如何,已經很難效仿,大明實際上是承接元制,所以太祖殺胡惟庸,廢除丞相,其實是歷史的必然。此後太祖集權於一身,整個中華制度,其實走向了歧途,不過後來設置內閣,又轉了回來。士衡是想,恢復宋制嗎?”

王介之眼前一亮,“有宋一朝,被殺的一品大員,只有張邦昌,嶽飛兩人,而嶽飛還是武將。若復宋制,君臣制衡,我王氏一族或許能昌盛百年。”

王彥搖搖頭道:“歷史向前發展,彥雖崇尚宋制,但宋畢竟滅亡了,既然宋亡了,那就說明宋制也有很大的缺陷。這就是我要說的中央與地方,朝廷與武將的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