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賑濟難民

湖廣連連戰亂,人口銳減,湖南還好,湖北就徹底蕭條起來,王彥與何騰蛟商議,鄂西北戰略位置重要,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承擔防禦清兵從中原進攻湖北的重任。

新野縣只是前哨,無法阻擋清兵南下,所以關鍵還是襄陽,為了加強鄂西北的屏障作用,加上鄂西北的百姓基本南逃,王彥便給何騰蛟建議,不要將難民遣返回鄂西北,而是將百姓統統遷到漢水之南,使清軍再次南下時,無法就地打糧,用堅壁清野的策略,增加清兵運糧的壓力,也無法再次驅趕百姓攻城。

這時王彥乘船來到長江北岸,在數十名士卒的護衛下,在草棚和帳篷中穿行,難民們臉上,寫滿了憂郁,大人聚在一起商討以後的生計,孩童們不知父母長輩的苦惱,在草棚之間叫著吵著跑著做著遊戲。

整個難民營地裏,滿是刺鼻的生石灰味,到處塵土飛揚,到處都晾曬的衣物。

幾十萬人聚集在一起,清潔問題就是大事,王彥雖然讓士卒嚴加管理,讓百姓注意清洗,但整個營地還是顯得異常臟亂。

陪同王彥視察難民的官員是何騰蛟新任命的武昌知州遊有倫,他是崇禎十三年庚辰科三甲五名進士,年約四十歲出頭,十分精明能幹。

地方督撫本來沒有任命官員的權利,但非常時期,只要總督任命之後,將奏折遞上去,皇帝和朝廷基本不會多問,而是直接批準。

這時遊有倫緊跟在王彥身邊,一邊走一邊給王彥介紹道:“現在北岸匯集的難民已經接近七十萬,多以宗族關系聚集在一起,少者二三十人,多者近千,下官將萬人編為一方,從難民中尋找德高望重的族老協助管理,每方在配備郎中五人,衙役五十人,暫時尚未出現大的差錯~”

“糧食還能支持多久?”

這是王彥最關心的問題,何騰蛟為此已經急白了頭,近七十萬難民,每天糧食消耗實在驚人,這樣白吃半年,誰也頂不住。

“按照督師的規定,青壯每天發米一兩,老弱婦孺半之,吃飽是不可能,只能說勉強維持生存,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維持一個月。”

亂世就是這樣,王彥也不能責備何騰蛟短視,但畢竟近百萬難民,他的確沒有能力養的起。

“鹽夠嗎?”王彥又問道。

糧食、鹽、鐵這是關系百姓生存的大事,現在雖然還不需要鐵,但沒有鹽也是極為鹽中的問題。

“鹽要比米糧還要緊張的多,如今四川的井鹽,山東、南直隸的海鹽都運不過來,下官到是聯系到了一個山西商人,但他要價太高,幾乎是市價的三倍不止,而武昌府庫的存銀不過六十萬兩,花錢的地方又太多,根本談不下來~”

“晉商?”王彥聞語,不禁眉頭一皺,“鹽的事,本督會派人回廣東,讓人調撥一批過來。不過難民始終待在這裏也不是辦法,必須要加快疏散,本督昨天與何督師商議過,不能讓難民無所事事,你可以挑選一批難民發往襄陽,幫助馬進忠、郝搖旗重築樊城,加固襄陽,打造襄樊重鎮。派去的青壯,便要區別對待,不僅要給足糧食,還要適當發放工錢,剩下的老弱也要盡快安插到各州縣中去,明白嗎?”

“下官明白,只是武昌的財政,恐怕根本無法支持!”

何騰蛟手中只有六十多萬兩白銀,要他獨立賑濟確實不太可能,王彥只能再次出血,還在他之前從武昌搜刮了不少銀子,現在卻派上了用處。

不過王彥不能白花銀子,他微微思索,心裏已經有了個初步的策略,“難民的事情,不用武昌一地承擔,本督之前與堵撫台通信,撫台有疏通靈渠之意,若是征發民夫,難免影響湖南的生產,但難民卻正好可以用來疏通渠道。除此之外,老人婦女也可以組織起來,紡織布匹,制作軍服、軍鞋,總之要盡量讓難民有事做,以工代賑。你盡力安排,能安置多少是多少,本督會讓堵撫台做好安置難民的準備。”

遊有倫聞語,眼前不禁一亮,微微發愣起來。

王彥見此又說道:“如今剛剛入秋,天氣依然炎熱,百姓長期集聚於此,極可能爆發瘟疫,要格外當心疾病流行。”

遊有倫聞語,反應過來,連忙作禮道:“請國公放心,我們會加快安置的速度!”

這時王彥正好經過一個草棚,裏面幾名長者正在商議著什麽事情,他遂即彎腰,便鉆進了草棚裏。

棚內坐了十多人,他們忽然看見有士兵進來,紛紛嚇了一跳,本能的往棚邊退去,遊有倫見此,連忙說道:“你們不要慌張,這位是大明楚國公,來了解你們的情況。”

幾位族老聽說來人是大明國公,立馬紛紛跪下,王彥笑著擺擺手,“幾位老丈不要害怕,你們都是哪裏人?族中情況,現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