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祭天地檄文討清

漢室不幸,恨失兩京。

茲彼虜君無道,擄我皇帝,毀我衣冠,殺我百姓,壞我廟號,使天下鼎沸,黎民凋殘。

彼時中原板蕩,國祚南移,此虜沐猴而冠,欲圖中原,以胡虜之身而妄稱中華,而我堂堂大明,豈容此虜欺辱耶?

炎黃熱血,豈無人哉?

本鎮授天子詔書,率粵師復楚地,鄭國姓起閩地之眾,復浙中,而後會獵金陵,則半壁可定,漢室可興矣。

今大起三軍,誓誅此虜,郊天祭地,檄示布聞,告廟興師,克期進發。

廣州城外,旌旗獵獵,一萬七千余名將士,衣甲鮮明,搶如林,旗如雲,整齊肅然的立在高壇之下。

王彥身穿堅甲,背披紅袍,腳踏蟒靴,頭戴鳳翅紅翎盔,站在高壇上,大聲誦讀著討清檄文。

一股股殺氣,隨著他的話語,在天地間蔓延,肅殺之氣,籠罩在正個廣州郊外。

高壇下,近兩萬大軍,在如此氣氛之下,隨著將校,齊聲大呼,“復楚地,誅北虜”,聲音直沖霄漢。

王彥占在高壇上目視眾軍,心中也是一陣激蕩,他相信此次入楚,必然能建立一番功業。

呼喊之聲,持續片刻後,王彥才示意大軍安靜下來,而後他才走下高壇。

這時立在壇下相送的蘇觀生、劉順、何剛、李邦彥等近百文武,齊齊向他長揖一禮,“吾等預祝國公爺馬到成功,蕩平北虜,復興漢室!”

王彥聞語,默默點頭,該交代的他早以交代,於是便在眾人的注視下,蹬上親衛遷來的戰馬,一揮馬鞭,高聲呼道,“大軍出發!”而後便決然而去。

此時隨著他的動作,立於壇下的近兩萬人馬,也隨之運動,兩千人的親衛騎兵,首先催動戰馬緊隨在他的身後,而後各營人馬依次而動,化作一條長龍,望北而去。

蘇觀生等人,以及出城觀看的廣州百姓,望著了綿延向北的人馬,心中不禁一陣感嘆。

明與清的戰爭,在嶺南山脈之南的廣東百姓,感受並不迫切,仿佛是發生在遙遠的天邊一樣。

他們覺得大明那麽大,北方鬧了那麽多年的流寇,他們還不是一樣生活,所以明清之爭,或許不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但這次王彥祭天出征,卻讓他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他們離戰爭已經這麽近了。

王彥的軍隊離開廣州後,不幾日就到了韶關,在往前走就是綿綿不絕的嶺南山脈。

彼時天氣已經轉涼,王彥讓大軍稍作休息,重新換上了鴛鴦戰袍,才繼續趕路,但天公卻不作美,盡然下起了毛毛細雨。

這時王彥站在路旁的小坡上,看著綿延數裏的道路上,明軍踩著泥濘而進,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幾名喊著號子,努力推動炮車的士卒,他的心頭不禁擔心起來。

一旁的戴之藩見此,隨道:“國公爺,山路難行,加上昨天下了一場冬雨,我軍的炮車基本都陷入了泥濘之中,恐怕還要半月,才能趕到湖南。”

王彥的軍隊,除了編制了一個兩千人的騎營和一千八人的步營之外,剩下的就是仿照戚公編練了四個三千多人車營。

其中忠武營七千五百人,為兩個車營和一個一千多人的指揮使親兵隊,而王彥的督標親軍,亦是兩個車營加上一個親衛馬軍和親衛步軍。

車營的編制,使得王彥大軍攜帶了四百余輛大車,大小佛郎機六七百門。

如此多的裝備,輜重,想要翻越嶺南山脈,其中的困難也就可想而知,但車營是明軍最大戰力所在,也是王彥對抗清軍的依仗,頓時使他陷入兩難。

這時王彥聽了戴之藩的話語,又看了在泥濘中,揮鞭抽打騾馬的士卒,不禁搖了搖頭,“大軍速度太慢了,本督在韶關時,看見朝廷邸報,何騰蛟與堵胤錫已經準備與清軍開戰,本督這個速度,怕是走到湖南,仗已經打完了。”

戴之藩聞言,皺眉思考後道:“末將看著天氣,近幾日內可能還有雨下,車營實在難以通過嶺南,不如國公率馬營和步營先行,末將留後,待天氣稍晴,再督軍入湖南與國公會合。”

王彥看了一眼山路上,綿綿數裏疲憊不堪的大軍,只得點了點頭,“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當下王彥便讓大軍在前面的樂昌暫住,他則在帶足半月口糧,銀十萬兩後,先行翻越嶺南。

十二月中旬,一只四千余人的兵馬出現在章宜境內,湖南郴州府的官員得之後,連忙派人查看,才知是王彥人馬。

十二月二十日王彥帶兵來到郴州城外,彼時兵馬早以沒了出廣府時的精銳模樣,郴州官員出來相迎,但卻只同意他帶著少量親衛入城,大軍必須駐紮在城外。

王彥見此,也不生氣,畢竟這年頭官軍比匪軍的明聲好不了多少,當下王彥也沒有進城,而是給予郴州令白銀兩千兩,讓他幫忙采購一批糧草,送到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