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交兵,長江水戰

明軍之中,除了鄭鴻逵部是水師外,其他諸部都是陸師,雖說江南之人普遍會水,但坐船水戰卻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千艘戰船,於江面上來往穿梭,如何駕駛舟船?同敵接戰後,又如何作戰?如何配合?這都需要經歷訓練。

明軍集結於鎮江,欲渡河援揚,阮大鋮自然命人操練全軍,演習水戰,但畢竟明軍訓練時日尚短,除了鄭鴻逵部,其余明軍都不算精通水戰。

鄭鴻逵為渡江先鋒,指揮十萬大軍渡江同清朝水師開戰,但他知道以明軍的情況,很難同清軍水師抗衡,隨行連舟之計。

江面上,鄭鴻逵將四百艘福船、吳淞船,以鐵鎖相連,首圍相顧,令方國安一部精銳明軍帶著左懋第、陳子龍等新募之軍,八萬余人為此戰為主力。

福船、吳淞船都是明軍的大型戰船,船上樓高如城,備大佛朗機火炮,碗口統等各種火器。

方國安部和新募之軍都不善水戰,鄭鴻逵行連舟之計,鐵鎖連舟,上鋪木板,使大軍如踏平地,以陸戰之法來對抗清軍水師。

為了防備清軍火攻,鄭鴻逵還令士卒以泥塗船,再備長木、長竹,以應萬全。

鄭鴻逵則同王威部,則座海滄船、倉山船、車輪舸等中小型戰船,護衛連舟。

十萬明軍在長江上展開數裏,望之如山,氣勢奪人,似有一掃江面上清軍兵船之勢。

王彥站在南門城樓上,以千裏鏡觀來援兵船,只覺得猶如一堵長墻在江面上運動,頓時心中喜悅。

揚州守軍苦守六十六日,百姓死傷慘重,只剩五十萬人口,而且十五至四十歲以內的青壯差不多傷亡殆盡,王彥剩下不足三萬大軍,幾乎已經得不到補充。

近兩個月的大戰,揚州的血都快要流盡。如今援兵終於出現才長江之上,令王彥心中一陣激蕩。

“苦戰兩月,王師終至,揚州有救了!”王彥放下千裏鏡,感嘆地說道:“陛下沒有忘記吾等,朝廷沒有放棄揚州!”

城樓上,何剛、曲從直等人已經淚流滿面,揚州打的真是太慘了,打的真是太苦了。

“諸公!”隨著大明戰船北來,王彥信心大曾,“援軍一旦沖破長江上的清軍水師,必然殺入運河直逼東門之外,吾等還須備下精銳兵馬於東門內,準備同援兵裏應外合,擊垮東門外的清軍營寨!”

長江北岸,多鐸留少量人馬監視揚州,帶大隊清軍沿江布防,江面上清軍戰船也整裝待發。

清軍來自北方,善騎射,而不習水戰。

水戰之法,原本是南方政權對抗北軍南下的利器,東吳以此抗強魏,東晉以此偏安江左,南宋黃天蕩一戰,使得金人從此不敢渡過長江。

水師本是漢人所長,滿清夷狄只懂破壞,不識神州技術,造不了船,練不了水軍,但江北兵馬盡降清庭,使得滿清憑空得戰船千艘,水師數萬。

長江上,清軍因為得到成建制的江北水師投效,實力其實遠遠超過未經訓練,便急忙援揚的明軍水師。

多鐸不懂水戰,委任劉良佐為清軍水師指揮,清庭兵部尚書愛新覺羅韓岱隨船監視。

劉良佐投清有些時日,一直駐軍江岸,未曾為新主子立功,心中惶恐。

如今得了多鐸將令,劉良佐心中頓時欣喜,認為幫助滿清建功的機會以至,只要他能以降將身份擊敗老東家的水師,不僅多鐸不會再懷疑他有二心,今後論功行賞,他在滿清朝廷必然也不失高官厚祿。

這時隨著明軍船隊向北岸而來,劉良佐隨領著總兵楊承祖、張天福,副將揚守成、張思達、高謙、延士依等人出戰,兵力高達六萬。

清兵雖然人數比明軍少,但卻都是正兒八經,精通水戰的水師官兵,遠比援揚的明軍船隊要精銳。

張天福觀明軍大船鐵鎖相連,不利進退,隨向劉良佐諫言,“明軍戰船巨大,且連成一片,我軍船小,不利對攻,不如分為數隊,靈活機動,四擾而擊。”

劉良佐聞之,覺得很有道理,隨納張天福之策,將清軍兵船分為十隊,每隊都配備大小火炮、火銃、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神機箭和弓弩,下令各隊接近明軍戰船時,先發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敵船時,再用短兵器格殺。

清軍兵船於北岸齊發,於江心同明軍戰船相遇,隨展開激烈大戰。

左懋第、陳子龍都不通水戰,但鐵鎖連舟,是他們守船如守城,大小火炮首先對著清軍水師開火。

轟隆隆的炮聲,綿綿不絕,一道道水柱在船邊被炸起,濺濕了甲板上士卒的衣襟。

炮彈時而砸斷桅杆,引得船上一陣大亂,時而有將擋板和船身砸個粉碎,引得江水灌入,戰船傾斜。

“放!”“點火!”雙方軍官的呐喊聲中,炮彈於江面來回穿梭,無數官兵倒於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