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訊?(三)

自幼心高氣傲、桀驁難馴的孫女長孫湘雨,如今終於升格做了人母。當這樁莫大的喜訊由兒子長孫靖的口傳到胤公耳中時,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眉開眼笑,喜地合不攏嘴。

不可否認,胤公以及長孫家曾經的確有虧待長孫湘雨與其母王氏二人的地方,但是自長孫湘雨九歲起,胤公便一直將這位寶貝孫女當成是掌上明珠,多番稱贊她為長孫家迄今為止最為驚艷的奇才。並且,胤公不止一次地暗暗擔憂,擔憂這位對長孫家暗藏恨意的孫女,具備傾覆一國才能的孫女,日後是否會將長孫家拉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為此,胤公曾經對這位寶貝孫女起過殺心,畢竟他實在難以保證,有朝一日他若不在了,以他兒子長孫靖的愚鈍,是否能夠把握地住這位天資卓越的孫女長孫湘雨,能夠勘破她針對長孫家的計略。

天見可憐,孫女長孫湘雨被孫婿謝安所降伏,不可否認這是胤公迄今為止感到最為慶幸的事,畢竟謝安的存在,無疑是給行事向來無所忌憚的長孫湘雨套上了一層世俗理念的枷鎖,使她再無法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

一晃四年,繼孫婿謝安這條枷鎖之後,自己的孫女身上又加了一條……

“末末……呵呵呵……”

在自家府上的後花園,胤公捋須笑眯眯地望著在雪地中驚艷綻放的春梅,口中緩緩念叨著曾外孫的小名。

輕笑一聲,胤公腦袋中不禁浮現出當年某個小女孩在遭到責打後平靜而冰冷的話語。

[有朝一日,我定要叫你長孫家……]

胤公至今都忘不了,忘不了當時那個小女孩眼眸中那叫人發憷的深深恨意,以及他聽聞那句話後,全身所泛起的陣陣寒意,刻骨銘心、牢記至今的寒意。

“已有所改變了吧?曾經那雙冷如寒霜不似生人般的眸瞳……”

輕撫著一支花枝,胤公喃喃說道。

“話說,末末……呵呵呵,還真是個心急的小鬼啊!”

從旁,長孫靖聞言臉上露出幾分疑惑,好奇問道,“父親何出此言?”

“……”胤公臉上的笑容僵了僵,有些無可奈何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暗暗感慨這個穩重、正氣卻又愚鈍呆笨的兒子,怎麽能夠生出長孫湘雨那般天資卓越的奇才。

胤公猜得不錯,他的曾外甥,即孫女婿謝安與孫女長孫湘雨之子,降生於大周景治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既是年關、又是月關,是故取小名為末末。

——時間回溯到大周景治十二月末——

當時,謝安早已掃平三王之亂,除秦王李慎與安陵王李承一同葬身火海而屍骨無存外,其余兩位參與叛亂的王爺,即楚王李彥與韓王李孝,謝安命人將他們的屍首裝入棺木,派人送回冀京。

畢竟再怎麽說,李彥與李孝也是身具帝王血脈的李氏子弟,如何懲罰,此事得由宗人府定奪,輪不到謝安等外人插手,就算謝安乃刑部本署尚書令,並且兼掌大獄寺。

此後,謝安便按照軍師劉晴提出的建議,對麾下軍隊進行整頓,從大梁軍中挑選身體完好的士卒充入冀州軍,得精銳六萬人,畢竟他手頭上的糧草,實在不足以供應近十萬人。甚至於,就算是六萬兵,謝安在援軍江東的途中也要提前與各地的郡、縣打招呼,請當地的治官供應糧草,以減輕南征周軍口糧上的負擔。

而趁著冀州兵與大梁軍整頓的這半月空閑時日,謝安派遣金陵眾與東嶺眾尋找太平軍第二代主帥、即劉晴生母劉倩的埋骨之所,畢竟他承諾過臨故前的大舅子梁丘皓,要將他與心愛的女子合葬。

終於在第四天,謝安打聽到了那所謂的[秭山]。

“怪不得找不到……原來叫秭歸山!”

在聽聞東嶺刺客的匯報後,謝安有些不悅地橫了劉晴一眼,畢竟他秭山、秭山地說了不知多少遍,但是劉晴從未糾正過他,任由他一錯再錯。

什麽?是否有可能是劉晴記錯了?

從小伎倆被拆穿後劉晴撅著嘴悶悶不樂的表情不難看出,這丫頭明擺著就是忽悠謝安。

在十二月十一日,謝安與劉晴帶著苟貢、漠飛、丁邱等東嶺眾與金陵眾刺客,奉送著太平軍第三代主帥梁丘皓的骨灰罐,終於找到了劉晴生母劉倩的墓。

看得出來,這座墳墓曾經有人細心照看,因此墳墓四周甚少有粗如拇指般的蔓藤、細樹,但是,亦不乏遍地的雜草。

“看來至少有半年無人問津了……”給墳墓的主人點了三根香,苟貢蹲在地上,一面勘查著四周的環境,一面對此作出判斷。

“半年……麽?”謝安微微嘆了口氣,要知道自打他率大梁軍進逼江南至今,差不多正好就是半年。

不難猜測,半年前當謝安起兵時,梁丘皓必定是前來拜祭過,或許還站在謝安他們眼下所站的位置跟墓中那位心愛的女人表露過綿綿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