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復合之議(第3/5頁)

潁川黃巾與南陽黃巾,這是兩支一度緊逼司隸河南的黃巾軍,他們的潰敗,使得大漢朝廷徹底擺脫了後顧之憂,可以騰出手來以輕松的心情來圍剿其余的黃巾軍,不復之前如履薄冰的緊迫局面。

毫不誇張地說,潁川黃巾與南陽黃巾的潰敗,意味著黃巾軍攻破雒陽,推翻漢朝另立新朝的希望已變成了奢望。而此後剩下的那些黃巾軍,純粹就變成了各方豪強勢力撈取軍功混上位的對象。在這種戰略層次已失敗的局面下,就算是“主軍”的冀州黃巾也帶不動局勢了,更何況冀州黃巾還被皇甫嵩這個狠人給端了。

[倘若潁川黃巾不死,是不是依舊可以保持潁川黃巾與南陽黃巾繼續緊逼司隸河南,緊逼大漢朝廷的有利局面?]

在行刺盧植的想法失敗之後,又一個誘人的念頭在張煌腦海躍了出來。

“小天師,那‘兩支’的人到了。”這時,從遠處走來的部將韓暹向張煌傳達了一個消息。

“當真?……來的是何人?”張煌聞言精神一震,也顧不得去盤算波才的事了。

你道那‘兩支’是誰?那便是已從冀州黃巾出走另立門戶的張牛角所率領的黑山黃巾,以及由張角的弟弟地公將軍張寶所率領的安平國黃巾。

當初因為張煌不能服眾的關系,張牛角率先帶著心腹出走,隨後張寶也因為張煌曾與他結怨而離開,直接導致本來實力強大的冀州黃巾一分為三,以至於在盧植的北軍面前落於絕對的劣勢。

若是可以的話,張煌其實並不想低聲下氣地向這‘兩支’請援,但面對著盧植的步步緊逼,不想冀州黃巾敗亡在廣宗的他,就只有向這兩支請援。

“北邊的,來的是張燕。東邊的……是地公將軍!”

“……”張煌雙眉微微一挑。

北邊的黑山黃巾,渠帥張牛角會派張燕過來主持這件事,這並不出乎張煌意料。畢竟張燕非但是張牛角的義子,同時也是前者寄以厚望培養的接班人。問題在於地公將軍張寶,張煌原以為就算他請張梁發書邀請張寶,張寶頂多也只是抹不開與張梁的兄弟之情,隨便派個人應付一下就算完事。沒想到,張寶竟然親自帶人來了,比張牛角還要幹脆。

想到這裏,張煌邁步走向城中縣府的腳步愈加快了,因為若是他能夠談成此事,促使張牛角與張寶重新回歸,使得之前一度分裂的冀州黃巾再次合三為一,那麽,縱使他們應戰對面北中郎將盧植所率領的北軍依舊會出現些許劣勢,但或許也能憑借人數上的優勢挽回。畢竟,據說張牛角的黑山黃巾已發展至十萬人,張寶在安平國亦組建了五六萬人的軍隊,就算他倆並非將部署盡數拉開廣宗,張煌隨隨便便也能湊到十五萬人左右,在人數上絕對碾壓對面的北軍。

懷著有些激動的心情,張煌帶著郭泰、韓暹、楊奉三小將來到了縣府,剛踏進府門,他就看到曾經有過幾面之緣的張燕正與幾個人圍在地公將軍張寶身邊,雙方說說笑笑地談論著什麽。而待張煌踏入府門之後,場面頓時變得寂靜下來,而這些人的目光,亦立馬便落在了他身上。

還別說,數十道目光不約而同地盯著自己,若是換做之前的張煌或許還有些拘束,不過,當經歷過在戰場上被數以萬計的北軍士卒狠狠瞪視之後,這數十道最多只是略帶敵意與挑釁的目光,在張煌看來已不算什麽了。

難道這數十道略帶敵意與挑釁的目光,還能敵得過數以萬計的北軍士卒那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的憎恨眼神?

“諸位,別來無恙!”

不緊不緩地走向眾人,張煌抱拳徐徐地打了聲招呼。他的這份從容,讓那些曾經見過他的張寶、張燕等人心中一愣。

“小天師。”張燕笑吟吟地抱拳還禮,只是他的眼中充滿著驚訝。

要知道最初在張梁初將張煌推上太平道掌教以及黃巾軍總帥位置的時候,張煌面對他們這些老資格的太平道門徒時還有些心虛氣短,說話時每每留有余地,似乎是生怕惹惱了他們,因此,當時的張煌在為人處世上,始終顯得頗為拘謹。

但是此時的張煌,言談舉止間已沒有了那種束手束腳的感覺,仿佛他本來就是太平道掌教與黃巾軍總帥一樣,並且已穩坐了很久的樣子。

說白了,就是此時的張煌,比之前多了一種上位者的氣勢。

“燕大哥別來無恙啊。”

張煌笑呵呵地跟張燕打著招呼。在當初張燕孤身返回解釋並且代張牛角向張煌致歉之後,張煌就對張燕充滿好感,甚至於倘若可行的話,張煌還想將張燕也納入他的班底當中,畢竟張燕在歷史中那也是毫不遜色郭泰的黃巾勢力豪傑。只可惜,張燕是張牛角的義子,除非張牛角願意拱手將麾下勢力交付張煌,否則,注定會繼承張牛角基業的張燕,幾乎沒有被張煌收入麾下的可能,哪怕他們同屬黃巾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