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三章 戰與和

對於朝鮮國王李昖來說,壬辰年的整個七月,他過得非常郁悶。

他先連續接到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七月八日發生的梨峙之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官權僳在全羅道的梨峙伏擊了日軍第六軍團,把安國寺惠瓊打敗,逼退了小早川隆景。

然後就是七月八日至十日發生的閑山島、安骨浦海戰,李舜臣把日本水軍殺得人仰馬翻。

算起來,權僳還應該是李舜臣的大恩人。李舜臣在海上所向披靡,但他最怕的,就是日軍占領全羅道,從陸上攻擊麗水港。小早川隆景一直處心積慮要控制全羅道,但這個戰略企圖在高敬命、權僳等人的拼死抵抗下失敗了。虧得這些人的奮戰,李舜臣才得以安心水戰,不必顧慮補給與後方安全。

兩個好消息讓朝廷一片樂觀情緒,他們一直催促明軍進擊,部分原因也是被這些勝仗所鼓舞。

很快李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又接到了兩個壞消息。

第一個壞消息,是七月十七日祖承訓率領的明軍在進攻平壤城時遭遇伏擊,大敗而歸,很快撤回國內。

另外一個壞消息,則來自於鹹鏡道。

幾乎在平壤之戰的同時,在遙遠的鹹鏡道也爆發了一場決戰。決戰的攻方是一路向北突擊的加藤清正第二兵團,守方是鹹鏡道兵使韓克誠與他的六鎮騎兵。

小西行長在平壤休息的時候,加藤清正絲毫沒有放松。他一路突飛猛進,沿著鹹鏡道往北打,一路打垮了無數朝鮮守軍,捉了無數高級官員。第二軍團一直打到吉州附近,終於遭遇了朝鮮最精銳的鹹鏡騎兵。

這些騎兵常年在北地與女真人交戰,弓馬嫻熟,戰鬥力是朝鮮軍中最強大的。

七月十八日,雙方在吉州海汀倉附近正面發生碰撞。甫一開戰,朝鮮騎兵們祭出蒙古式的打法,分成無數小分隊,一邊奔馳一邊射箭。海汀倉附近的開闊地為騎兵提供了足夠的運動空間,把騎射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加藤清正居然抵擋不住,只得撤入了海汀倉內。

鐵炮兵最擅守備,加藤清正把海汀倉內的糧食袋子都搬出來,堆成掩體,拼死據守。朝鮮騎兵強攻了一陣,死傷慘重,遂暫時退軍。加藤清正不顧疲勞,身率主力乘夜偷襲,韓克誠大敗。他這一敗不要緊,日軍趁機占領鏡城,令鹹鏡北道門戶大開,然後在七月二十三日抵達會寧。

無巧不巧,會寧城這時出了一個大朝奸鞠景仁,主動打開城門,送了加藤清正兩份厚禮:臨海君與順和君兩位朝鮮王子。

這兩個倒黴蛋本來是執行父親“不能把雞蛋裝一個籃子”的分朝之議,各帶一批大臣去各地籌勤王之師的,沒想到籃子沒壞,自己這兩只雞蛋,倒先掉出了。

再落魄的王子,那也是王子。他們的身份,對以後在朝鮮建立傀儡政權很有用處。加藤清正把兩位王子好生招待了一番,送去了漢城,他率軍繼續往北打。可會寧已經是朝鮮的最北邊,會寧過去是圖們江,過了江便是名義上的大明領土了。加藤清正打的主意,正是要入侵大明,建立比小西行長更矚目的功勛。

第二軍團一部在加藤清正的帶領下越過圖們江,迎面遭遇了女真烏拉部一部,還發生了軍事沖突。他很可能遭遇的是日後跟努爾哈赤稱兄道弟又反目成仇的烏拉貴族布谷泰。

沖突的勝利者是加藤清正——至少他自己是如此宣稱的——他宣稱斬殺八千余級,還攻破了烏拉部的都城。沒人能解釋他如何在一天時間裏在地廣人稀的遼東地區取得這麽輝煌的戰績,也沒人能解釋他在取得如此大勝後,為何不進反退,急匆匆地從遼東返回鹹鏡道,並且一路南撤到安邊。這裏已經是鹹鏡道的最南端,幾乎進入毛利吉成的防區。

這兩個好消息與兩個壞消息讓李昖坐臥不安,失去了對局勢的冷靜判斷。他在慌亂之中,忽然想到了黃應陽之前兩次來訪時說的話:“要打倭寇,還得靠我們浙兵才行!”

這句話給李昖帶來了新的勇氣,他派了能說會道的洪秀彥再次前往九連城,請求楊紹勛稟明朝廷,調派南方炮手前來支援。

對此,楊紹勛的回答是:“你們甭擔心了。後續來援的兵馬已經到了。”

此時大明的第二波援軍已經在路上了。具體的部署是:遼東遊擊張奇功率領一千人進駐義州,五百人留守九連城,馬頭山江沿台、湯站、鳳凰城、寬奠等中朝邊境要鎮,也進駐了四千五百人。另外,朝鮮人盼望已久的南兵炮手,大明派遣了三千人,都是戚繼光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部隊,由戚家軍老部下吳惟忠、駱尚志帶領。前鋒五百人已經抵達了湯站。

這一波援軍,先期抵達者六千人,而總數則達到了九千人,一時聲勢無比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