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四十七章 匪亂再起(第2/2頁)

謝映登愕然,他不明白楊元慶的意思,楊元慶淡淡道:“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域,荊襄本是一體,目光豈能盯在江陵城上面。”

謝映登聽得一頭霧水,楊元慶卻意味深長一笑:“關鍵還是在南陽郡的隋軍身上。”

……

在河南道各郡中,除了洛陽之外,便是潁川郡和梁郡兩個郡最重要,其中梁郡太守是由楊元慶的心腹蕭琎擔任,而潁川郡太守則是由原來的隋臣蘇世長擔任。

蘇世長年約四十余歲,文才出眾,其家族也是關隴士族之一,有就是蘇威的叢侄,王世充稱帝時他出任右仆射,後來降了隋朝,被任命為潁川郡太守。

就在荊襄大戰打得如火如荼之時,蘇世長忽然緊急向太原發出緊急求援信,原瓦崗寨亂匪頭子郝孝德再次造反,聚集數萬人占領了襄城郡大留山,正率亂匪向潁川郡殺來。

蘇世長在向太原發求救信的同時,也是周圍郡縣發出了警告信,從弘郡郡到東郡,從滎陽郡到南陽郡,整個中原都得到了他發出的警報。

這個消息震動了中原,也震驚了太原。

但從太原調兵來不及了,蘇世長向屯兵南陽的徐世績發去了求援信,數日後,駐兵南陽郡的徐世績緊急出兵,命副將高子開率兵三萬去救援潁川郡,鎮壓潁川郡郝孝德的叛亂。

徐世績深感兵力不足,便向南陽郡以北撤軍,這就是徐世績離開新野縣,向南陽縣撤軍的原因。

……

襄陽城,幾名唐軍斥候從北方疾奔而至,沖至城門前大喊:“速開城門,我們有緊急情報要稟報荊王殿下!”

城門開啟一條縫,幾名斥候騎兵飛馳進了襄陽城,向行台總管府奔去。

荊襄行台總管府位於襄陽中間,占地二十余畝,由五六座大建築群組成,這裏同時也是荊王府,是唐朝在整個荊襄地區的軍政權力中心。

此時李孝恭也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將安陸郡和沔陽郡的兩萬五千軍全部收回了襄陽城。

戰役打到現在已經很明顯了,其他荊襄之地都不重要了,關鍵就是江陵城和襄陽城兩座核心大城,唐軍的十五萬大軍就分別屯兵在這兩座大城之中。

隋軍也將兵力集中在江夏城、江陵城和新野縣,江夏城是他們後勤重地,必須屯守重兵,新野縣則是為了牽制襄陽城,而隋軍的征戰則集中在進攻江陵城。

總管府議事堂內,李孝恭正和幾名大將和謀臣商量眼前的局勢,他剛剛得到柴紹的飛鴿傳信,報告了江陵城的戰況。

隋軍已經摧毀了唐軍所有的船只,並在登陸時,唐軍士兵被伏擊,損失了一萬軍,出師不利,同時,柴紹也送來另一個確切消息,楊元慶就在江陵城。

“各位將軍,現在江陵城的隋軍並不多,只有六萬五千人,而我們在江陵城的兵力卻有六萬,以隋軍的兵力想攻下江陵城幾乎是不可能,我懷疑楊元慶要增兵江陵,很明顯,在拖下去,北方的局勢漸漸對他不利了。”

旁邊高士廉眉頭一皺問道:“殿下說的可是中原瓦崗亂匪再起之事?”

李孝恭點點頭道:“這是朝廷發來的急報,聽說是郝曉德再次造反,此人原是豆子崗的豪帥,他若再造反,並不令人驚訝,畢竟現在正好中原空虛,是造反的好機會,蘇世長已發文警示中原各郡,而且我也得到斥候消息,南陽郡的徐世績已經秘密出兵,我已派斥候再去核實,如果情況屬實,那麽中原真的出事了。”

這時一直不吭聲的楊恭仁沉聲道:“殿下的意思是,我們出兵支援江陵城,是這個意思嗎?”

他猜測到了李孝恭的真實想法,李孝恭也不否認,嘆息一聲道:“關鍵是楊元慶在江陵城,關系重大,如果江陵城一戰我們能取勝,那麽便可奠定了整個荊襄戰役的勝局,也就可以扭轉大唐的頹勢,楊尚書,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我們不抓住,可能就真會遺恨千古。”

楊恭仁默然無語,他不是很贊成,但他又無法承擔荊襄戰敗的嚴重後果,他只能沉默。

就在這時,門外有侍衛稟報:“啟稟殿下,南陽郡的斥候緊急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