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十三章 城中暗流(第2/2頁)

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兵指著遠處的漕渠大喊:“將軍,有船隊來了!”

張童仁也看見了,在通往長江的運河上,一支聲勢浩大的船隊出現了,張童仁呆住了,這……這是哪裏來的船隊?

隨著船隊越來越近,江都城頭的士兵都變得驚恐起來,他們看到的大船不是平時的漕船,而是一艘艘儼如小山一般,高達五六丈,長二十余丈在,這是萬石大海船,船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

“是隋軍!”

忽然有人大喊起來,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在第二艘大船上,一面巨大的赤鷹大旗在風中高高飄揚,但張童仁眼前卻一陣發黑,他看得更清晰,赤鷹大旗是金邊,那是大隋王旗,意味楊元慶在船上。

數百艘大海船在距離江都城約三裏的運河上緩緩停下,船板搭上岸邊,一隊隊全身盔甲的士兵從大船上列隊走下,還有牽著戰馬的騎兵,遠遠望去嗎,數百條人流如蟻群下船,在運河邊形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

江都城上安靜下來了,城頭上的士兵默默地望著隋軍在城外集結,無數的軍隊如涓涓細流,從四面八方匯集,漸漸匯成了三塊巨大的萬人方陣,鋪列在江都城下。

在隊伍最前方,矗立著一杆高達三丈的金邊赤鷹戰旗,戰旗殷紅如血,映紅了城頭每一個士兵的瞳仁,但他們的心卻變得異常黑暗,儼如沉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

“弓箭準備!速去搬運滾木礌石!”城頭上只有張童仁歇斯底裏的叫喊聲。

……

軍營內,邴元真和平時一樣不緊不慢地整理著軍文賬冊,這是他的老本行,做起來也格外地得心應手,外面隋軍到來的消息,他也聽說了,他知道,下面就是他邴元真表現的時候了。

若不表現出他難以替代的作用,楊元慶說不定就不再給他特赦,想到特赦,邴元真心中顫抖了一下。

就算楊元慶不殺他,羅士信殺他又如何,秦瓊、賈潤甫、牛進達這些張須陀派系的將領,哪裏不是隋軍中響當當的人物,殺他邴元真就如同捏死一只螻蟻。

他若想逃過這劫,就必須立下足夠的功勞,來抵消他當年計殺張須陀的罪孽。

邴元真想了一夜,心中大概有了一個粗略的計劃,這時,一個身影從門口一晃而過,邴元真連忙大喊:“樊將軍!”

外面的人停住了腳步,後退兩步,是三十余左右的將領,長得身材魁梧,目光如電,頜下一尺長須,威風凜凜。

此人叫樊文超,是當年相國樊子蓋之子,原本是江都宮直閣將軍,宇文化及逼死楊廣後,他一直保護著蕭後和長孫楊倓,李密和他有舊交情,便任命他為江都九門大將軍。

官職雖高,實權卻不大,這次李密率軍西征,便命他率一千軍護衛官署。

他剛剛聽說了隋軍到來的消息,趕來找張童仁商量防禦,不料張童仁不在,卻遇到了邴元真。

樊文超和邴元真關系不錯,他連忙上前行一禮,“參見邴尚書!”

邴元真上前關上門,對他低聲道:“江陽倉失守,楊元慶率軍兵壓城下,樊將軍難道沒有想法嗎?”

樊文超嚇得後退一步,目光銳利地盯著邴元真,“邴尚書這話是何意?”

邴元真嘆了口氣,“其實當初樊將軍欲殺李密歸唐的圖謀,以為我看不出來嗎?”

樊文超臉上一陣白一陣紅,手按在刀柄之上,冷冷注視著邴元真,眼中殺機閃動。

邴元真也迎著他的目光,笑了一笑,“樊將軍不用這麽緊張,我也不想效忠李密了,我現在只問一句話,我想投降隋朝,樊將軍可願和我共舉義事?”

樊文超眼中的殺機慢慢消散,當初他和十幾名舊部暗中聯絡,確實曾想殺李密歸唐,但因為封德彝的叛逃使李密加嚴的戒備,最終殺李密的計劃沒有成功。

樊文超之所以想歸唐,是因為他的兄長樊明瑀任唐朝北地郡太守,但隨著時局變化,他也發現歸唐不是明智之舉,也就淡了歸唐之心,今天邴元真提出歸順隋朝,他也有點動心了。

樊文超沉思片刻道:“現在軍權都掌握在張童仁手中,我手下只有不足千人,恐怕難以舉事。”

邴元真見他動心了,心中大喜,連忙道:“有數百人就足夠了,有我配合將軍,何愁大事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