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風起雲湧河東道 第三章 微妙來訪(第2/3頁)

雖然王通並不支持科舉,他骨子裏是支持九品中正,但在亂世時,科舉能提高讀書人的地位,能讓棄學的人重新拾起書本,這又是王通所期盼的,正是這種矛盾的心理,使王通期盼河東也能舉行一次科舉。

三兄弟在書房裏坐了下來,王緒對兄弟二人道:“今天總管夫人的到來,你們意識到了什麽?”

王通是做學問之人,對這種官場上的微妙比較遲鈍,他沒有什麽想法,但三弟王肅卻是離石郡長史,在官場打滾了二十年,他體會到了兄長的言外之意,略一思索,王肅便道:“今天她是第一天來太原,千頭萬緒的事情,她應該沒有時間來拜訪我們。”

“對!可是她來了,還帶著長子楊寧,說是拜訪舅父,可是我這個舅父從前對她根本就很冷淡。”王緒的眼睛裏閃爍著一絲光芒,他心中一些想不通的事情也漸漸解開了。

王通也有點明白了他們兩人的意思,他遲疑著問道:“你們是在說,楊夫人的到來,是楊元慶的意思?”

王緒和三弟王肅同時笑了起來,連老二也看出這一點,不容易啊!

王緒點了點頭,“一點沒錯,她的到來就是楊元慶的意思,楊元慶是在暗示我們,王家很重要,我覺得楊元慶的意思,可能是想讓王家參與制衡裴家,防止裴家一家獨大,畢竟在河東,只有王家才能和裴家抗衡。”

在河東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太原以南是裴家的勢力,而太原和太原以北則是王家的勢力,所以王緒才會有這個想法,但實際上王家實力遠遠弱於裴家,就在大業十幾年二裴當政,使裴家勢力迅速膨脹。

老三王肅沉思了片刻道:“我很擔心我們能否敵得過裴家,裴矩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聽說他一直把代王抓在手中,而且他又住在楊元慶府中,又有那麽深的資歷……”

王緒笑了笑道:“其實代王就是個傀儡,並沒有什麽作用,而我得到一個確切消息,楊元慶已經將部分裴家之人遷來太原了,那麽裴矩肯定就要搬出去,更重要是楊元慶不會只用裴氏和王氏,比如崔君素,他就是清河崔氏的重要人物,還有杜如晦,也是長安名門,我估計博陵崔氏和範陽盧氏也會有高官入仕,還有高颎的長子高德弘是上黨郡太守,還有蘇威,其實幾家力量聯合起來,完全能和裴家抗衡,關鍵是楊元慶本人的態度,很明顯,他也是想制約裴家,那麽我們就有機會了,我們必須尋找到一個突破點,將王家的聲勢打出去,這樣,王家就能順利入相。”

這時,比較沉默的王通接口道:“由王家來主持科舉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王通很自負,如果河東舉行科舉,主考官非他莫屬,王緒緩緩點頭,兄弟說得很對,王家相比裴家最大的優勢就在教育,王家有個名滿天下的大儒,而裴家沒有。

……

楊元慶並沒有陪妻子前往王家,一方面是為了降低關注,盡量用一種比較含蓄的方法暗示王家,另一方面,楊元慶確實很忙,在沒有建立一個政權體系前,大小政務基本上都是由他來處理,使他每天都忙碌不堪。

楊元慶的辦公府邸在原來李淵的太原留守總管府,現在牌子上‘太原留守’四個字去掉了,簡單稱為總管府,正式名字還沒有定下來。

這段時間楊元慶主要忙於審核河東十五郡及數十個縣的官員履歷及資格,當他占領河東後,有幾個郡縣的官員都棄官跟隨李世民撤走,比如絳郡太守獨孤懷恩,上黨郡太守李孝基等人。

楊元慶便調長平郡長史高德弘出任上黨郡太守,任命裴世清為絳郡太守,他還要考慮以後的朝廷建立後的權力構成等等。

官員的履歷很重要,履歷可以看到背景,在隋唐時代,官員的背景是第一重要,楊元慶有點苦惱,他發現河東很多郡縣的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出身裴學,也就是裴閥門生,在他還沒有坐穩河東,得到足夠人才之前,他還得繼續用他們。

楊元慶正在忙碌之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美陽公求見!”

美陽公就是蘇威,他的爵位就是美陽縣公,剛來豐州時大家都尊稱他為蘇閣老,但時間長了以後,很多人都漸漸不喜歡他,主要是他的功名利祿心太重,沒有高颎那種淡泊名利的雅望,大家都不願把他和高颎相提並論,便不再稱他為閣老,改稱他為美陽公。

不過楊元慶卻很需要這種熱衷於功名利祿的老臣,他需要蘇威替他做實事,高颎雖然有名望卻不肯做官,只能當擺設。

蘇威雖然愛交結朋黨,熱衷功名,但他本人卻很能幹,參與建立大隋各典律,有著極為豐富的建國經驗,而且他能體承上意,又沒有家族世家的背景,楊元慶很需要這麽一個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