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雙雄崛起北與南 第四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3/3頁)

隨著第一波沖擊消失,戰鼓轟隆隆響起,第一排千陌刀軍刷地揮動陌刀,如墻列進,緊接著第二排士兵站起,同樣如墻列進,第三排、第四排依次前進,前面一人倒下,後面人補上。

他們配合默契,以集體的力量抵禦突厥騎兵的沖擊,又揮刀殺戮,斬斷馬首,劈斷士兵身軀,在他們步伐之下,屍塊堆積,血流成河,殺得突厥騎兵人仰馬翻,傷亡慘重,這時李靖見突厥軍兩翼空虛,立刻下令四支隋軍騎兵從四面殺來,以陌刀軍為核心,從六個方向沖擊突厥騎兵。

騎兵鏖戰,人喊馬嘶,突厥騎兵以千人為隊,以長矛、戰刀、繩索為兵器,在王弟阿史那咄苾的指揮下,和隋軍在河口城大戰,這是一支精銳的突厥騎兵,以騎兵野戰是他們的擅長。

雙方攻防有序,始終保持著陣型,不肯輕易輸在對方手中,這場戰役打了三天三夜,雙方前後交鋒十余次,隋軍陣亡近萬人,陌刀重甲軍也死傷過千,但隋軍越戰越勇,突厥軍卻疲態畢露,開始漸漸支撐不住。

盡管突厥軍是草原霸主,而且兵力占優,但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擁有四千重甲陌刀兵的隋軍面前,這支精銳的突厥軍最終不敵,在傷亡近半後終於全線崩潰,突厥騎兵大敗,隋軍一路追殺,斬敵萬人,阿史那咄苾率領不足萬人殘軍向東奔逃而去。

……

至此,經歷了近一個月的豐州保衛戰,大舉進攻豐州的三十萬突厥騎兵只剩下不足十萬人,損失近七成,二十萬突厥士兵死在豐州這片土地上。

但豐州隋軍也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失超過五萬人,其中陣亡四萬二千人,八千余人終身殘疾,但他們沒有屈服,頑強地戰勝了異族大軍,大隋赤旗在豐州始終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