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風雲激蕩第九年 第四十一章 兵困雁門(第2/2頁)

楊廣冷哼一聲,又繼續向下看,他一下愣住了,約四十萬突厥大軍正向榆林城殺來……

楊廣沉吟半晌,問送信士兵,“楊元慶在榆林城嗎?”

“稟報陛下,楊總管今天上午剛到榆林郡,但聽說突厥大軍殺來,便率領城內民眾向西撤離了,我們的斥候發現,至少有四十萬突厥大軍,發現時在一百五十裏外,現在估計離榆林城還有百裏,總管請陛下立刻南撤。”

楊廣揮揮手,“帶他下去!”

這時,旁邊的宇文述小心翼翼道:“陛下,會不會是楊元慶的虛兵之計?用突厥來驚退我們。”

楊恭道有些擔心,“陛下,如果真有四十萬突厥騎兵,那問題就嚴重了,且相信楊元慶,火速南撤。”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傳來疾奔聲,有侍衛在門外急報,“陛下,長城守軍傳來緊急消息,北方發現數十萬突厥騎兵,殺向榆林城方向,極可能是繞長城過來。”

楊廣驀地站起身,楊元慶的話他可以不信,但長城守軍的消息他卻不能不信,他驚得聲音都變了,“快,火速南撤!”

突厥四十萬大軍已在一百余裏之外,按照他們的速度,半天就能追上北巡隊伍,楊廣也不敢再做六合城,他丟棄了六合城,改成騎馬,十萬大軍丟下各種雜物輜重,倉惶向南撤逃。

一更時分,楊廣得到消息,四十萬突厥大軍已經追到六十裏外,攔截突厥大軍的五千隋軍已全軍覆沒,楊廣驚恐萬分,他顧不上渾身疲憊,拼命向南奔逃,但是他們隊伍中宮妃和大臣眾多,根本跑不快,這樣下去,天亮前他們必然會被突厥大軍追上。

左衛大將軍宇文成都奔至楊廣面前大喊道:“陛下,去雁門關,利用地形阻擋突厥軍。”

此時楊廣已是六神無主,宇文成都提出建議,楊廣連聲答應,“去雁門郡!”

十萬禁軍皆嚇得膽寒心戰,一路狂奔,四更時分,楊廣隊伍過了雁門進入了雁門縣城,雁門縣在楊諒之亂時損毀嚴重,後來重建,重建後的雁門縣城墻高大堅固,周長二十裏,是一座上縣,人口數千戶兩萬余人,楊廣一陣風似的沖進了縣城,心才稍稍平定下來。

此時代州總管空缺,雁門郡太守呂玉便是最高主官,他聽說皇帝逃難而來,嚇得他連忙騰出官署給楊廣和宮妃,又聯絡富戶人家安排百官,十萬禁軍只能隨意入住民宅,人喊馬嘶,城內一片混亂。

天剛亮,太守呂玉帶著數十名衙役將各酒肆做好的酒菜送到了郡衙內,郡衙已經臨時改成雁門行宮,數千名左右衛士兵將郡衙四周圍得如鐵桶一般,酒食先送進去了,呂玉等了半晌,一名宦官出來宣旨,“聖上有旨,宣太守呂玉覲見!”

呂玉跟著宦官走進了原本屬於他的郡衙,走到皇帝臨時禦書房,他心中不由有些膽戰心驚,聖上的禦書房竟然選中了他的辦公房,地磚下面藏有一些東西,可千萬別被發現。

“呂太守,陛下命你覲見!”

呂玉戰戰兢兢走進了房間,一顆心才稍稍放下,地上鋪了一塊厚厚的地毯,而聖上的坐榻就是他的藏物之處。

“臣呂玉參見陛下!”

楊廣剛剛吃了一點東西,喝一碗參茶,終於緩過神來,但他依舊憂心忡忡,突厥四十萬鐵騎,小小的雁門城能否抵擋得住?

“呂愛卿,聽說你參加過對楊諒之戰?”

“回稟陛下,仁壽四年,當時代州總管是李景,馮孝慈是司馬,臣是司法,楊諒派喬鐘葵率五萬大軍攻城,我們只有幾千人,堅守了一個多月,後來是楊義臣和楊元慶來救援,才最終擊敗了楊諒叛軍。”

楊廣點點頭,“都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李景死了,楊義臣也死了,馮孝慈戰死,只剩下楊元慶,偏偏他……哎!”

這次楊元慶及時派人來報信,說明他心中還沒有真的叛隋,這便使楊廣心中對楊元慶的怨恨稍稍減輕了那麽一點點。

“現在城中有多少軍隊?”

“城中有代州軍一萬人,普通民眾兩萬,只是……”

“只是什麽?”楊廣心中有種不祥的感覺,連忙問道。

呂玉說出了他最擔心的事情,“只是城中倉庫只有兩萬石存糧,最多只夠聖上大軍和城內軍民食用二十天,而且草料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