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風雲激蕩第九年 第二十一章 背後較量(中)(第2/2頁)

說到這,楊元慶又笑道:“其實我只想要三個郡,一個是榆林郡,這是我們的東大門,尤其北面沿黃河一帶,不過這邊不用擔心,這是我們天然的勢力範圍,朝廷若駐兵則補給不上,朝廷奪不走;其次是鹽川郡,鐵礦戰略意義重大,決不能丟失;最後便是靈武郡,不僅這裏土地富饒,人口眾多,更重要是,這裏是豐州的咽喉,被人卡住咽喉,我們的日子就難過了,如果朝廷在靈武郡駐軍五萬,那麽我們根本就動彈不得,聖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才換掉韋嗣雲,事關豐州生存,我寧可和屈突通大戰,也絕不退讓一步。”

這時李靖問道:“總管的意思,是準備直接派兵進駐靈武郡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事實上,我剛才已經命令蘇烈率一萬騎兵,搶先進駐靈武郡。”

李靖微微笑道:“總管好魄力,我來說說新任太守丘和吧!我和此人很熟,他和我父親關系極好,他最早是右武衛將軍,因楊諒之亂而被派去守蒲州,出任蒲州刺史,但被楊諒的軍隊冒充婦人,奪下了蒲州,他當時翻城墻逃走,後來又出任左監門衛將軍,不久被禦史彈劾,改任代州刺史,大業三年,聖上巡視雁門,他因獻食有功,被調任博陵郡太守,此人八面玲瓏,很善於見風使舵,而且骨子裏極貪賄賂,他兒子丘行恭卻不錯,是一員猛將,我也不知聖上為何派他來做靈武郡太守,或許認為他是右武衛將軍出身。”

說得這,李靖站起身笑道:“我願意請命一行,和這位丘太守談一談。”

楊元慶點點頭道:“李使君不妨告訴他,要麽接受我的五百兩黃金,要麽他離去,靈武郡太守我楊元慶來當!”

……

靈武郡是關內北部除了河套平原外的另一處肥沃之地,也就是後世的寧夏平原,這裏河渠眾多,水源充沛,早在西漢時,朝廷便開始大規模開發這一帶,黃河靈武郡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先民的辛勤勞動使靈武郡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靈武郡原本有駐軍八千,但在第二次高麗時被抽調走五千士兵,使郡兵只剩下三千人,而在太守韋嗣雲簽署了關北共同防禦協議後,這三千郡兵的指揮權被豐州奪走,三千郡兵也以訓練的名義調去鹽川郡整編一個月,回來時已面目全非,所有旅帥以上軍官,全部由豐州軍擔任。

韋嗣雲已被調回朝廷,而新太守丘和正在赴任途中,就在這個關頭,一支萬人騎兵隊正浩浩蕩蕩從北方向靈武郡疾奔而來,這便是楊元慶派來實際占領靈武郡的一萬豐州騎兵。

如果楊廣默認了他對關北六郡的控制,那麽楊元慶也會給朝廷留幾分面子,只用控制郡兵的方式間接控制靈武郡,大家表面上都過得去。

但楊廣的反擊迫使楊元慶不得不撕破臉皮,實在是靈武郡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對豐州太重要,正如楊元慶所言,靈武郡就是豐州的咽喉,一旦靈武郡被朝廷卡住,豐州將動彈不得。

事關最切身的利益,沒有什麽道理可講,要麽就一場爭奪惡戰,要麽朝廷的軍隊遠離靈武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一萬騎兵的督軍正是蘇烈,他率軍進入了靈武郡,並沒有停留,而是繼續南下,兩天後,大軍抵達了靈武郡郡治回樂縣,一萬騎兵便在回樂縣城東紮下了大營,而縣城內有三千郡兵把守,三千郡兵的都尉叫做劉摯,是楊元慶的親兵隊正出身。

在楊元慶的騎兵搶駐靈武郡三天後,一隊百余人的騎兵護衛著新任太守丘和從東方緩緩而來,丘和眯著眼望著風沙滿天,黃塵漫漫,他的眼睛裏充滿了惱火和憂慮。

丘和今年已六十歲,飽經世事,坦率地說,他不想來靈武郡,他深知靈武郡太守的危險,但宇文述卻偏偏推薦了他,他心裏很清楚,就是因為大業三年宇文述向他索要五萬吊遷職費,而他沒有給,便留下了今天的禍患,這讓他心中充滿了惱火,卻又無可奈何,他已身不由己。

這時,他已經遠遠看見了回樂縣城,終於要到了,丘和長長松了口氣,就在這時,一名隨從大喊:“使君,你看那邊!”

丘和順著他手方向望去,一下子愣住,只見數裏外竟然有一座軍營,帳篷密密麻麻,足有數百頂之多,四周圍住高高的木柵欄,一杆赤紅色大旗在大營上空飄揚,大旗上依稀印著一只黑色雄鷹。

丘和臉色刷地變得慘白,他反應過來了,那是豐州軍的赤鷹戰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