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痛擊烏桓

劉璟親率五萬漢軍士兵出了蕭關,向十裏外的烏桓駐兵處緩緩而來,這支隊伍中,除了劉虎和雷銅率領的五千重甲步兵外,還有龐德率領的六千騎兵,以及吳班率領的三千重盾槍弩軍。

再有就是藏在隊伍中的一千輛蜂弩,這是漢軍的大殺器,對付遊牧民族極為有效。

盡管烏桓人的戰鬥力略遜於匈奴人,但畢竟也是遊牧民族,有高超的控馬技術,不容輕視,更重要是,雙方的兵力相當。

對方有三萬烏桓騎兵和一萬匈奴騎兵,兵力僅比漢軍少一萬人,加上全部是騎兵,貼身近戰實力要超過漢軍,漢軍只能依靠先進的兵甲和敵軍抗衡。

另外對方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匈奴騎兵不會輕易作戰,落井下石之事可以做,但要讓他雪中送炭,恐怕不太現實,一旦烏桓兵敗,匈奴騎兵一定會撤離,這是賈詡對匈奴人做的分析。

但不管怎麽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是漢軍的既定策略。

劉璟率領五萬漢軍漸漸靠近了烏桓騎兵大營,距離還有兩裏時,劉璟手一揮,大軍停止了前軍,漢軍迅速排開了陣型。

大陣寬三裏,旌旗招展,聲勢浩大,在最前面是五千重甲步兵,斬馬刀如林,在陽光下閃爍中熠熠的寒光,五千重甲步兵排列為三行,形成一道銳不可當的刀墻。

在重甲步兵兩邊,各有兩千騎兵,他們護衛重甲步兵的左右兩側,而重甲步兵身後,則是一千輛蜂弩車,每輛蜂弩車由三人控制。

另外,每輛蜂弩車還有三名重盾槍弩軍護衛,這種弩車制造不易,必須要保證它們的安全。

在蜂弩車後面則是六千弩兵,他們和蜂弩形成了遠近兩層打擊。

這時,對面也響起了嗚咽的號角聲,一隊隊騎兵從大營內駛出,迅速在曠野中列隊,烏桓騎兵的軍制和匈奴一樣,萬人為一衛,一名萬夫長統帥,一萬人又分十軍,每軍配兩名千人長,還有五百人長、百人長、十人長。

軍旗上以烏桓山為標示,他們不使用盾牌,皆穿雙牛皮甲,兵器比較混亂,戰刀、長矛、狼牙棒,還是土制的弓箭和索套。

劉猛率一萬匈奴騎兵在後面督戰,劉猛見時機已成熟,舉起號角勁吹,‘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緊接著,匈奴軍中數百只號角同時吹響,‘嗚——’

這是進攻命令,魯昔無奈,只得咬牙下達了命令,“沖擊!”

左軍萬夫長正是邊庶之子赤寧,他早已按耐不住,揮刀大吼一聲,“兒郎們,跟我殺!”

他率先沖出,後面萬人騎兵同時發動,聲勢如雷,喊殺聲直沖雲霄,“殺啊!”

萬馬奔騰,如洶湧澎湃的浪潮,在數百面大旗的引領下,戰馬滾滾向漢軍掩殺而去,勢不可擋。

這時,劉璟冷冷下令道:“蜂弩上前!”

重甲步兵紛紛散開,三名士兵一輛,推出了一千輛無比犀利的蜂弩,木蓋開啟,弩箭緩緩升起,弩匣內的三十支鐵弩矢冰冷對準了斜空,兩邊弓弦已經擰緊,一千輛蜂弩一字排開,對準了奔騰而來的萬馬千軍,大戰一觸即發。

劉璟神情肅然地注視著一千輛木牛蜂弩,他對這種對付騎兵的大殺器極為看重,長久以來,漢軍對付騎兵一向沒有好的辦法,主要依靠重甲步兵,重甲步兵對付騎兵的優勢很明顯,利用鋒利的長刃劈砍戰馬,可謂無堅不摧。

但重甲步兵的弱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笨拙緩慢,行動不便,第一次對付騎兵會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對方一旦吃過大虧,第二次就不會再往刀口上撞,騎兵往往會繞過重甲步兵,進攻後面的軍隊。

因此對於漢軍而言,急需另一種對付騎兵的武器,尤其是遠程武器,普通弓弩射程偏近,往往一兩輪後,敵軍騎兵便沖至眼前,打擊效果不佳,但如果和三百步的蜂弩配合,形成遠近兩層射擊,再加上重甲步兵的防禦墻,這就對敵軍騎兵形成了多層次的打擊,會取得極好的效果,劉璟對蜂弩的發威拭目以待。

烏桓騎兵戰馬奔騰,一萬騎兵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浪潮,揚起滾滾黃塵,殺氣沖天,勢不可擋,赤寧一馬當先,高舉戰刀,眼睛都瞪紅了,這是他復仇的機會,在蕭關,他們不擅於守城,輕而易舉地被漢軍奪取了關城,損兵大半,赤寧視為奇恥大辱,而現在是他們最犀利的騎兵進攻,赤寧憋足了一口氣,他要用摧枯拉朽般的氣勢徹底擊潰漢軍。

烏桓騎兵沖進了一裏距離內,這時漢軍陣型又發生了變化,六千弩軍士兵從後面迅速上前,分為三排,排在蜂弩之後,六千把軍弩刷地擡起,瞄準了奔騰而來的騎兵。

烏桓騎兵沖進了四百步內,黃塵漫天,大地在顫抖,強大的殺氣席卷而來,令人駭人變色,這是遊牧騎兵最強大的萬人沖擊,蘊含在其中的力量連天地都為之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