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威逼發令

羯胡騎兵遭遇重挫並擅自撤軍對匈奴人而言是一個意外的打擊,打亂了劉去卑的計劃,再加上劉猛率一萬騎兵去了烏桓部族,使匈奴人的兵力不足以和漢軍抗衡,如果再不撤退,恐怕漢軍不會去攻打烏桓,而是直接進攻匈奴,迫不得已,劉去卑率軍隊連夜向北撤退。

但劉去卑並沒有撤回奢延澤老巢,而是再北撤一百裏,在一百六十裏外關注漢軍與烏桓人的戰爭,對於高度機動的匈奴來說,一百六十裏不過是一天的路程,無論是烏桓敗還是漢軍敗,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摘取戰果。

同時,一百六十裏也是一個安全距離,一旦漢軍大舉殺至,他們也能及時北撤回奢延澤,甚至撤回河套,劉去卑不會做虧本買賣,他北撤百裏,不過是一種戰略撤退,目的是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不過相對於漢軍的伺機而發和匈奴人的以退為進,烏桓人的處境就顯得被動得多,一方面是烏桓人處於漢軍北上的第一環,漢軍北征,烏桓人首當其沖,成為匈奴人天然屏障,這次漢軍攻取蕭關,擊敗邊庶部,無疑給烏桓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劉去卑命令長子劉猛率一萬騎兵護送邊庶部的老弱婦孺來上郡,看似對烏桓人的支持,實際是對烏桓人的監視,堵死了烏桓人與漢軍的和解之路,其實就是在逼迫烏桓人與漢軍決戰。

烏桓人並不是匈奴人,他們是東胡人一支,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秦末,東胡被匈奴擊破後,部分東胡人遷居烏桓山而改名為烏桓部,百年後,漢武帝擊敗匈奴,遷烏桓部於止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邊塞,始置護烏桓校尉,持節監護烏桓各部不得與匈奴暗通。

烏桓原是遊牧部落,南遷後開始發展農業,東漢末年烏桓被南匈奴逼迫,再度分裂為東西烏桓,大部分遷去遼東,小部分西遷至關內。

西遷至關內的烏桓人大約有二十余萬人,大小三十幾個部落,分布在上郡和安定郡,其中上郡魯昔部和安定郡邊庶部為最大,魯昔更是自封為烏桓王,成為烏桓人共同尊奉的首領。

在漢軍沒有攻取關中之前,烏桓人同時臣服於匈奴和曹操,每年向匈奴人繳納大量貢羊,同時又象征性地向曹操上貢,苦苦維持著夾縫中的生存環境。

但自從漢軍占領關中後,尤其漢軍先後攻打隴西及河西的羌氐各部,采取了和曹軍完全不同的胡人策略,這便使得上郡烏桓各部都處於一種極度的緊張之中,烏桓王魯昔更是派人去鄴都向曹操求援,尋求抵禦漢軍之策。

此時魯昔已經得到了漢軍攻取蕭關的消息,這個消息令他夜不能眠,烏桓人失去了安定郡這個據點,下一步就輪到上郡了。

魯昔年約五十歲,身材高大,頭發花白,在得知劉猛率一萬軍隊護送邊庶老弱婦孺來上郡的消息後,魯昔變得沉默了,一天天憔悴下去。

烏桓牙帳設在上郡中部的高奴縣,也就是後來的延安,他們並沒有占據縣城,而是城北的奴水河畔紮下了占地數千畝大營,數十萬人口過著半耕半牧的生活。

這天晚上,魯昔獨自坐在大帳裏沉思,這時,一名親衛在帳門前稟報,“啟稟大酋長,我們哨兵遇到了漢軍使者,現已在大營外。”

魯昔一驚,連忙道:“速把漢使請到我這裏來。”

他心中亂了起來,漢軍使者來得很突然,使他沒有半點心理準備,但很快他穩住了心態,先看一看漢軍使者來意再說。

不多時,士兵們將一名三十余歲的文士領了進來,文士抱拳施禮道:“在下漢王帳下參軍秦宓,奉漢王之令出使烏桓。”

“原來是秦參軍,請坐!”

魯昔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也頗懂禮節,他擺手請秦宓坐下,秦宓坐下,侍女送來了馬奶酒,魯昔喝了一口奶酒,不露聲色地注視著秦宓,他對秦宓的到來又是期待,可又有幾分擔憂。

“秦參軍為何而來?”魯昔忍不住先開口問道。

秦宓笑眯眯道:“奉漢王殿下之令,和酋長談一談烏桓的未來。”

魯昔精神一振,這也是他渴望聽到的消息,他連忙笑道:“秦參軍請說,我願洗耳恭聽!”

“酋長應該也知道,漢軍在隴西並非一味殺戮,對於心懷敵意,頑固不化者,我們會毫不猶豫剿滅,但對於願歸降漢國,甘願為漢國之民的羌人和氐人,我們則是以懷柔待之,並不奪取他們的土地,也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繼續安居樂業,平靜地生活並繁衍後代。”

魯昔低頭不語,半晌嘆道:“我們從漢武帝時代起就一直是漢朝臣民,朝廷還設置護烏桓校尉,對烏桓進行有效治理,漢王殿下是大漢嫡裔,很多人都認為他為漢朝繼承者,讓我們臣服漢國並無不可,只是漢王殿下能保證我們的生活依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