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政治優勢

在皇帝未成年之前,一般有三種過渡制度,政事堂制度、太後垂簾制和攝政王制度,太後垂簾制就是現在的制度,由太後當政,掌握軍國大權,攝政王制度則是由嫡系成年皇族出任攝政王,暫替皇帝監國,這種制度只在紙面上,從來就沒有實行過。

而政事堂制度,又叫顧命大臣制,一般是皇帝臨終前指定幾名信得過的重臣,組成政事堂,少年皇帝成年之前的所有軍國政務都由政事堂內的顧命大臣制決定。

大寧王朝成立三百年來,不算皇甫恬,一共出現過三個少年皇帝,其中兩次采用政事堂制度,一次采用太後垂簾制,而采用太後垂簾制一般需要兩個前提,一是皇帝猝死,二就是外戚實力強大,一百五十年前出現過一個馮太後,就因為皇帝突然死亡,來不及指定顧命大臣,再加上當時馮太後的父兄把持著朝廷大權,這一次申太後掌權也是同樣的原因。

可以說,政事堂制度是太後垂簾制的死敵,是申太後絕對不能容忍的議論,她的臉色當時就變了,她冷冷問道:“是什麽人在議論要換政事堂制度?”

皇甫恬連忙道:“回稟母後,聽說是一些讀書人,好像和文心社有關。”

申太後的眼中閃過一道殺機,不露聲色道:“皇兒回去讀書吧!以後不要再過問軍國大事,等你十八歲以後,母後會讓你參政。”

皇甫恬渾身顫抖了一下,他聽得清清楚楚,母後說得是參政,而不是主政,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十八歲以後,他只是參政,那誰來主政?

皇甫恬不敢有任何表露,他連忙施一禮,退下去了,皇甫恬剛走,申太後便厲聲命道:“速去宣周威來見哀家!”

周威是京城繡衣衛將軍,掌管五千繡衣衛緹騎,效忠於申太後,申太後心中殺機迸發,議論要換政事堂制度,就是要趕她下台,她想知道,是什麽人吃了熊心豹子膽,這個文心社的後台是何許人?

……

大寧王朝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結社自由,比如蘇菡舅父顏玉書參加的讀書會,就是一種在官府有備案的自發結社,文心社也是一樣,它實際上是雍京幾十名有名望的學者、儒生自發組成一個學術社,經常聚會,談談讀書心得,說說儒家經典,偶然也會抨擊一下朝政時弊,這是讀書人的天性。

文心社平均每五天聚會一次,成員可來參加,也可不參加,很自由,他們一般是在崇仁坊的文聚茶樓舉行聚會。

第二天上午,二十幾名儒士和往常一樣在文聚茶樓裏匯合,談天說地,發表一下自己對時局的見解,這段時間豫州之戰頗引他們矚目,幾乎所有的話題都在談論天下幾大勢力的爭鬥。

二十幾名儒士正說得眉飛色舞時,數百名繡衣衛緹騎突然包圍了茶樓,緹騎們沖上二樓,茶樓內一片大亂,尤其文心社包下的東大廳內更是亂作一團,近百名繡衣衛緹騎沖了進來。

“你們要做什麽?”

儒士們義憤填膺,紛紛起身斥責,“朗朗皇城腳下,你敢亂來嗎?”

繡衣衛校尉冷冷一揮手,“全部帶走!”

緹騎們如狼似虎沖上前,抓起這群讀書人便走,儒士們拼命掙紮叫喊:“我們都是有功名在身,不得無禮!”

“全部帶走,反抗者打倒拖走!”

儒士們很多人被打翻在地,捆綁起來,樓下停了幾輛密閉的馬車,儒士們被堵上嘴,扔進馬車內,馬車迅速離開了崇仁坊,向城外駛去。

一個時辰後,繡衣衛將軍周威出現在一座東城外的大宅內,這裏是繡衣衛的秘密審訊地,幾間院子裏隱隱傳來慘叫和哭喊聲。

一名校尉走上前,躬身施一禮,將一疊供狀交給周威,“所有人都招了,他們承認經常議論並抨擊太後,主張實施政事堂制度。”

周威對這個不感興趣,讀書人發發牢騷,抨擊朝政很正常,他關心的是,誰是文心社的幕後主使,一般這種社團都會有某個大臣的支持,這些儒士的言論往往就和這個大臣有關,這是一種變相的主導民意的手段。

“誰是他們的後台?”

“回稟將軍,是戶部侍郎潘仁毅。”

“原來是他!”

周威冷笑了一聲,潘仁毅是申國舅的心腹,是申國舅掌握戶部左膀右臂,周威忽然明白,太後為什麽讓自己調查文心社了,實施政事堂制度,讓儒士們進行民意上的宣傳,看來,有人對太後很不滿了。

“將軍,這些儒士怎麽辦?”

“讓所有人招供畫押,送去繡衣衛地牢暫時關押,然後通知他們家人來保他們出去。”

……

楚軍東進的速度異常緩慢,在東郡濮陽縣,八百艘戰船便停泊在黃河岸邊,皇甫無晉在等待著梁郡的消息。

從兵力上對比,楚軍主力只有五萬,要遠遠遜於齊王西征的三十萬大軍,所以皇甫無晉也沒有想過要硬拼,盡管他有犀利的武器,但兵力懸殊,仍然對他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