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潛龍出海 第一百七十九章 潛龍出海(下)(第2/3頁)

想到這裏,朱元璋便對皇長孫笑道:“李維正領兵遼東一事,朕就按你的建議來定,今天你回去後,收拾一下自己書房,朕準你帶一些自己的東西過來。”

“是!孫兒告退了。”

朱允炆走到門口,朱元璋又叫住了他,吩咐他道:“朕已決定在三天後的大朝上,正式冊封你為皇太孫,你明後天抽空去給父親掃一下墓,告訴他這個喜訊。”

朱允炆雙膝跪倒,恭恭敬敬地給皇祖父磕了三個頭,含淚道:“皇爺爺的恩德,父親在九泉之下也會銘記於心,孫兒明天就去給父親掃墓。”

朱元璋的眼睛也有些濕潤了,他一揮手道:“去吧!”

孫兒告退了,朱元璋站起身走到窗前,他默默地望著朱允炆削瘦的背影,他蒼老臉上露出一種少有的決斷神情,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為了孫兒能夠平穩地推行仁政,他的最後一步棋該落子了,望著朱允炆遠去,朱元璋毅然轉身道:“傳朕的旨意……”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初,朱元璋正式下發旨意,封皇長孫允炆為吳王,升傅友仁為中軍右都督、馮勝、王弼為前軍左右都督,命他們三人進京述職,藍玉平罕東寇有功,升太子少傅,調至東川征討西南蠻,北邊兵事受燕王統一節制,同時改封豫王桂為代王、漢王楧為肅王、衛王植為遼王,高麗言而無信,令禦史解縉赴高麗責問,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旨意中,只在最不起眼的一道旨意中提到了一句,封中軍府副都督李維正為遼東都指揮僉事、昭勇將軍,兼任金州、復州、建州三衛指揮使。

這一系列的旨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皇長孫封為吳王,吳王也就是朱元璋登基前的封號,所有人都明白了,按照定制,這就是皇長孫入主東宮的前奏,皇上封皇太孫之心昭然揭示,已如鐵板釘釘,一時朝野額首相慶,大明仁君將出。

但也在同一時候,京城中卻悄然傳出一個消息,有人即將刺殺皇長孫允炆,小道消息中沒有指出是誰,也沒有說為什麽要刺殺,僅僅只是說有人要趁皇長孫外出之際刺殺,這個消息伴隨著朱允炆被冊封吳王的消息一起越傳越廣,不僅在各大酒樓茶館傳播,而且也傳進了朝廷,傳進了皇宮之中,朱元璋大怒,著令錦衣衛調查消息來源,並調三千鐵衛保衛皇長孫,又從自己身邊抽十名貼身衛士隨身保護朱允炆。

……

燕王府,燕王朱棣準備返回北平了,他此時的心情是喜憂參半,喜是父皇正式調走了在邊軍中享有崇高聲譽的藍玉、傅友仁、馮勝、王弼四人,正式任命他全權主管對蒙古戰事,而憂的是東宮之位最終落在侄兒身上,而假秦王之手刺殺朱允炆之事也走露了消息,令他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

朱棣將他最喜愛的一本孫子兵法放入箱中,準備動身了,這時,謀士姚廣孝匆匆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殿下,你找我嗎?”

朱棣有些不滿地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是誰走露了消息,查出來了嗎?”

姚廣孝很是尷尬,他猶豫半天才無奈地道:“這個消息太雜亂,幾乎滿城都在說,實在查不出來源於何處,不過屬下認為,應該是秦王府事機不密,被他府中下人知道了,秦王做事情一向都不是很可靠。”

“夠了!”朱棣極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他不想知道過程,他只想知道結果,朱棣陰沉著臉道:“我只問你,此事還能再做嗎?”

姚廣孝搖搖頭道:“此事不能再做了,秦王一動必然暴露,刺殺不成是小事,壞了殿下這步棋才可惜了。”

“哼!此事就暫時作罷,命令邵聞達以後就潛伏在秦王身邊,等待下一次機會。”

“是!”姚廣孝不敢再多說什麽,行一禮便匆匆去了。

朱棣的心思又轉到了這次父皇的一系列旨意上,雖然他還看不透父皇的用意,但他也隱隱預感到今明兩年內朝中恐怕會有大事發生了,還有李維正封到遼東,這明顯是為了對付高麗,那麽這次李維正的封官對自己究竟是有利還是不利呢?

……

東宮,朱允炆在默默地收拾書房,明天開始,他就不會再呆在這裏了,以後,上午他在宮中隨師傅讀書,下午將隨皇祖父一起學習,朱允炆將厚厚一疊習字收進箱中,箱子中的東西就將永遠封存了,他似乎想到了什麽,從最下面的抽屜裏取出一只小小檀木箱,這裏面是朱允炆最珍貴的東西,檀木箱裏有他生母留下的幾件首飾,除了首飾外,還有一只玉盒,他從檀木箱中取出玉盒,將它打開,裏面紫紅綢緞中靜靜地躺著一支鉛筆,筆身上的娟秀字跡讓他黯然傷神,他凝視了良久,不由長嘆一聲,將玉盒關上,和檀木箱一起放進了大箱子中,‘砰!’地一聲朱允炆將大箱蓋合上,貼上封條,往事如煙,就仿佛少年初戀的苦澀也一起被塵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