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涼戰事(第2/4頁)

為了摸清安興貴的真實目的,李軌決定找個機會試探一下安興貴。在一次晚宴過後,李軌留下了安興貴,兩個人做了一番長談。與其說是談話,不如說雙方比拼智商。

“愛卿來到這裏,朕甚感欣慰啊!”李軌的開場白很俗套。

“蒙皇上厚愛,臣願為皇上分憂!”

“愛卿從長安那邊來到這裏,你覺得長安和涼州哪個地方更好?”李軌的試探就此開始。

安興貴是個聰明人,他覺得這是一個招撫李軌的絕好機會,於是開口說:“涼州是個好地方,馬匹甚多,陛下手中又有雄兵無數,所以微臣才來到這裏。”這句話,是句地地道道的空話。馬匹甚多,就證明涼州是個好地方?不過安興貴的回答,倒也沒有什麽漏洞。

“哦!愛卿覺得,今後朕該如何治理涼州呢?”李軌問道。

“這個……”

“愛卿但講無妨!”

“臣不敢講!”

“赦你無罪,講吧!”

機會終於來了!

“臣覺得,涼州雖然是個好地方,但是畢竟土地貧瘠,而且又地處偏遠,現在百姓又貧困,如果長此以往下去,臣恐怕前景不妙啊!”安興貴說完,擡頭瞄了一眼李軌,他發現李軌的臉色有些難看。

“我知道你沒有說完,繼續說下去!”李軌的聲音倒是很平和。

此時,安興貴的心裏敲起了小鼓,究竟該不該說出下面的話?安興貴實在不願意放棄這個招撫李軌的機會,但是如果說出下面的話,究竟會是什麽結果,安興貴心裏實在沒底。刹那間,安興貴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李軌實在是個老油條!

最終,安興貴還是鼓足勇氣說出了長時間以來最想說的那些話,因為李軌說過,赦他無罪。

“大唐現在已經控制了關中地區,早晚會統一天下,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違抗,臣覺得陛下應該歸順大唐,否則前途黯淡!”說出來心裏痛快,愛咋咋地!

安興貴本以為李軌會大發雷霆,沒想到李軌忽然笑了。李軌緩緩地走到安興貴身前,用一雙冰冷的眼睛看著他。

“愛卿是不是來給李淵做說客的啊?想勸我投降?”話不在多,貴在精。

完了!徹底讓人揭穿了!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這對安興貴來講是個考驗。

“呵呵,陛下要是這麽認為我也沒有辦法,不過我知道一個人要是發達了,就應該回歸故裏,如果不回故鄉,心裏就不會踏實,正所謂‘榮歸故裏’,至於降唐嘛?就算我是李淵的說客,陛下認為我能說動您嗎?”好個安興貴!你把球傳給我,我再回傳給你。

李軌看著安興貴,眼睛射出了一道精光,“今後再言降唐,定斬不赦!”

談話到此結束,雙方就此決裂!

李軌的破綻

“招撫不成呢?”

“興我族兵,滅之!”

安興貴始終沒有忘記來到涼州的使命。

李軌,從現在開始,即使你想投降唐朝,都不會有機會了。安興貴決定實施第二方案。第二方案要想順利實施,必須要得到他的弟弟安修仁的支持,因為安修仁掌控著少數部族的大量軍隊。

安修仁是李軌的寵臣,難道僅僅憑著哥哥的一番忽悠,就起兵造反?要知道,誰也不願意放棄穩定的公務員工作,去幹造反的買賣。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安修仁同意了哥哥的主張。

難道,安修仁的腦袋裏進了水?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安修仁決定起兵造反是因為一個人的存在對他造成了潛在的威脅。這個人就是李軌的兒子———李仲琰。

很長時間以來,李仲琰對安修仁一直是懷恨在心。這是為什麽?因為安修仁逼死了李仲琰的親信———吏部尚書梁碩。

當初李軌的勢力發展壯大後,手下的少數族部落很是強大,對於這樣一股勢力,梁碩多次勸李軌要多加提防,因為在梁碩的頭腦裏始終存在一個概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其實在我看來,同我族類,其心未必同。最重要的是看你怎麽去對待人家,我相信只要你用真誠去對待每一個人,換回來的一定也是真誠。

梁碩排擠少數部族,那麽身為胡人的安修仁就理所當然地受到排擠,所以兩個人處處作對。作對到什麽程度?都想置對方於死地。

最終還是安修仁計高一籌,誣告梁碩謀反,結果梁碩被李軌用毒酒殺死。表面看起來,這好像是兩個大臣之間的矛盾。其實,這是一場兇險十足的政治鬥爭。只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梁碩的身份———太子黨!

安修仁狀告梁碩謀反,身為太子的李仲琰會是什麽感受?而結果是梁碩被李軌毒殺,李仲琰又是什麽感受?在他看來,這是他老爹敲山震虎的一招。小子,你給我老實點,我還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