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牙山灣海戰,清軍強艦不戰而逃(第2/5頁)

1885年後,世界海軍興起一種戰略理論,他們認為軍艦追求重甲巨炮稱霸海洋的時代已經過去,軍艦不再講究大而堅,而是輕而快——以犧牲重武器和厚裝甲來換取高航速。日本海軍部分地吸收了這個理論。第一先鋒隊的平均航速20節,吉野更是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高航速——22.5節。

而濟遠和廣乙平均航速為15節。

以上可以看出,第一先鋒隊的平均航速要比清國艦隊快5節,但雙方最大的區別並不只在航速,而是在於:炮。

與濟遠和廣乙裝備架退炮作為艦炮不同的是,第一先鋒隊裝備的大部分為另外一種艦炮——速射炮。

架退炮和速射炮的主要區別在於發炮的速度。影響速度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速射炮的炮架有最新的液壓復位裝置,發炮後炮架能自動復原,不需要進行二次瞄準。另外,架退炮的炮彈屬於彈藥分裝式,只有一個巨大的彈頭而無彈殼,發炮時需要先將彈頭推進炮膛,然後在炮膛裏填上火藥包,點火後將彈頭推向敵人!而速射炮的炮彈是帶彈殼的新式炮彈,省去了這個環節。

所以,速射炮是快炮,而架退炮是慢炮,按照當時的參數,架退炮每10分鐘能打出炮彈33發,而速射炮每10分鐘能打出185發,炮速是前者的六倍,基本相當於步槍和機關槍的區別。但是,事情總是無法兩全的,炮速六倍並不意味著火力就是六倍,這是由於加快了發炮速度,速射炮的口徑也不得不小很多,打出去的都是小炮彈,每發炮彈的殺傷力無法跟笨重的架退炮相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笨重的架退炮一般安裝在艦首或者艦尾,而輕巧的速射炮安裝在軍艦兩側(舷側)。

在世界海軍興起之時,一直是堅固的鐵甲艦和大口徑架退炮主宰海洋的時代(所謂船堅炮利),而輕快的巡洋艦以及速射炮是新興產物。在戰前,北洋艦隊司令丁汝昌已經意識到清國軍艦必須大量加裝速射炮,他向李鴻章打報告申請,但並未批準,這個未批準的原因,我們以後會知道。

現在我們也已經明白第一先鋒隊為何要在海上劃一個圈了——它們是在等待濟遠和廣乙完全駛出牙山灣狹窄的航道,來到寬闊的海面。只有在海面上,吉野等軍艦才能發揮航速快、機動性好的優勢,也才可以充分地利用軍艦兩側的速射炮。

濟遠中炮

當吉野行駛到與濟遠差不多平行的航位時(舷側速射炮對準濟遠),吉野艦上突然下達了“開炮!”的命令,日軍炮長一陣茫然,兩國還未宣戰,而吉野也未向對方發出戰鬥警告,貿然開炮,這屬於偷襲,雖然“萬國公法”可以不必遵循,但偷襲的名聲實在不好聽啊。

在戰前,伊東佑亨曾下達了放過弱艦、尋找主力決戰的命令。為了謹慎起見,炮長連忙派士兵跑步去請示:真的要開炮嗎?得到的回答是四個字:“混蛋,開火!”

吉野艦上的第一炮打出了,可能是由於過於緊張,史料記載,吉野炮手發出的第一發是空炮。清日甲午戰爭就由這發空炮打響了。從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偷襲珍珠港,不宣而戰幾乎成了日本海軍的傳統,日本海軍也是世界上最會偷襲的一支軍隊。

空炮過後,就是真槍實彈。三艘日本軍艦將速射炮炮口全部對準濟遠猛轟,我計算了一下,濟遠每分鐘至少要受到80枚速射炮彈的攻擊。而濟遠的艦炮主要安裝在艦首和艦尾,現在即使它發炮,也很難打擊到對手!

濟遠在海浪中左突右閃,尋找著戰位。一顆炮彈落在司令塔旁邊,濟遠大副頭部被彈片切中,腦漿和鮮血噴射而出,旁邊的方伯謙被濺滿一身。緊接著,又一發炮彈擊中艦首主炮台,槍炮大副當場成為碎片,更多的官兵紛紛倒下,濟遠艦上慘叫聲一片,血流成渠。

方伯謙被這一幕幕慘烈的景象驚呆了,他命令濟遠沖出包圍圈!但由於航速相對較慢,始終無法擺脫糾纏。看來不把濟遠擊沉,吉野等是不會罷休的。

萬分緊急的時刻,林國祥率領的廣乙出現了。

廣乙其實算不上一艘真正的軍艦,說它是一艘木船更為合適一些(在外面包了一層鋼皮),排水量也只有可憐的1000噸,艦上有國產江南機器局制造的舊式架退炮11門。廣乙也不是北洋艦隊的軍艦,原本屬於廣東艦隊,它和廣甲、廣丙在戰前來到北洋艦隊會操而被臨時征調使用。

戰鬥開始後,三艘日本軍艦把廣乙晾在一旁,專門對付濟遠。林國祥率領一艘木船沖入陣中,實在要佩服他的勇氣。

廣乙炮火雖然沒什麽威力,但它船小靈活,就像一條鉆進圍網中的泥鰍,在陣中左沖右撞,不時發炮。濟遠抓住空當,終於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