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疑心暗鬼(一)

上次朝廷外察歲考,再加上吏部主事王若虛來淮安府考核安東縣改農為桑的試點。因此,今年的童子試就被耽擱了,順延到了本月。

童子試有三關,先是本縣的縣試。

縣試過關之後,考生要到淮安府參加府試。

府試合格,則在一個月之後參加院試。

至此,童子試才算結束。最後中式者獲取秀才功名,能夠獲得免除徭役,見官不跪、每年免除兩石的賦稅/

看起來好象沒有多少經濟上的實際利益,可卻獲得政治上的特權。到這一步,你已經脫離了老百姓的範圍,邁入了士紳的階層,有了一定的軟實力。

這種軟實力在地方上為你帶來的政治上的好處,卻不是用銀子能夠衡量的。

也因為如此,地方上的大族、大戶都會動用手頭的所有資源供養子弟讀書。

每年縣試報名的時候,縣衙裏都擠滿了人。

街上手捧書卷,搖頭晃腦發出朗朗讀書聲的童子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裏鉆出來的。

淮安頗富,讀書人多,別說後面關系到秀才和舉人功名的院試,就連科舉第一關縣試的競爭都非常激烈。

據周楠手頭得到的資料看來,今年安東縣報名參加縣試的考生有四百三十一人,而最終被錄取,有資格參加府試的則只有五十人。十中取一,難度不小。

又據說,如今安東縣有秀才功名在身的秀才達驚人的兩百之巨。每逢鄉試秋闈,這麽多人也不可能都進省城考場。不然,每年出那麽多秀才,幾十年下來,若是人人都要去考,考場還不被任何給擠爆了。

如此一來,每到大比之年,縣裏就會組織秀才們加上試一場,被錄取者才能去省城參加鄉試。

由此可見,生在南直隸,要想靠科舉入仕是何等之難。

還好淮安府隸屬於南直隸,如果和明朝初年那樣直接歸南京管,府中秀才要去和南京、蘇州那些大名士、大才子、考試機器競爭舉人名額,純粹就是送死。

有時間,周楠心中不覺對明朝的教育制度大大地腹誹:“淮安府明明就是北方,應該將淮安、徐州和鳳陽合在一起單成一省才對,現在好了,把考生們劃在南直隸,參加南榜的科舉考試,對他們來說就是地獄模式。難怪淮安經濟如此發達,可在明朝歷史上卻沒有出什麽人物。

說起來,周楠倒是對以前那個周秀才有點佩服了。那家夥十六歲就中了秀才,做了縣學廩生,將來甚至還有可能在強手如林的南直隸搏得一個舉人功名,確實是個才子。

當然,現在的周楠已經絕了科舉入仕之念,以往種種也不是他關心的事情。

他只是看到衙門中最近幾日吃得腦滿腸肥的禮房書辦們眼紅。

“哎,本相公這幾日起碼少收入了十兩銀子。”躺在院子裏的涼椅上,看著頭頂那一樹開滿了紫花的槐樹,周楠不住嘆息。

十兩銀子,是自己兩個多月的收入。自己惡了知縣,只能眼睜睜看著同僚發財,真真是悲痛莫名。

“相公,錢賺多賺少不要緊,關鍵是一家人平安,平安是福。”坐在旁邊的雲娘輕輕搖著扇子,送過來徐徐涼風:“外間的事情妾身也不懂的,不過,聽隔壁的大嬸說,縣試不過是科舉的第一關,也算不得什麽,任何人想去考,報個名就可以。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大戶幹嘛要使銀子通關節,那不是糟蹋錢嗎?”

聽雲娘問,周楠來了談性,將明朝的科舉制度大概同妻子說了一遍。最後道:“沒錯,縣試確實不要緊,考的時候又不糊名,題目也簡單。取誰不取誰,但憑知縣的心意。若是通了他的關節,當場就能取了。”

“大戶們進衙門活動,使了錢,討了知縣的歡喜,自然放他們的子弟過關。這些送過去的錢,知縣自然要拿大頭。但禮房的書辦們也要分潤一些,一場考試下來,禮房師爺拿個一二十兩,書辦拿個五六兩也易,算是禮房每年最大一筆收入。”

“哦,原來如此。”雲娘終於明白過來,忍不住道:“這縣試竟然要花錢去買,寒門子弟如何能夠出頭?”

周楠:“娘子你這就不明白了,知縣也是要臉面的。如果錄取的考生都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一旦寒門學生鬧起來,名聲敗壞不說,還要受到朝廷懲處。因此,一般來說,每年童子試如豪門子弟只取三成,另外三成名額則給寒門子弟。其余四成,只看文章做得如何。”如此,算是把各方和各個階層的都照顧到了。

說完,周楠笑道:“這也算是官場和考場上的潛規則,我大明朝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講究一個平衡,科舉也是如此。”

“還有這麽個說法。”雲娘笑著道:“聽相公剛才說,到了院試和鄉試就要糊名,全靠文章取士。若那些大戶子弟進了考場做的卷子一塌糊塗,豈不是讓取他們的知縣和知府沒臉?而且,若考中的都是寒門子弟,大戶人家的銀子不是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