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之爭

東林黨之爭是明朝末年歷史上的一個特征。

首先應該明確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所謂黨與我們今天所說的黨是兩回事,不能把歷史上所說的黨和今天的政黨混同起來。歷史上所說的黨並沒有什麽組織形式,參加哪個黨是沒有任何形式的,既不要交黨費,也沒有組織生活,更沒有黨章和黨綱。然而在歷史上又確實叫作黨。歷史上所謂黨是指的什麽呢?是指政治見解大體相同的一些人的集團,也就是統治階級內部某些人無形的組合。明朝的東林黨,它的情況大致是這樣:在江蘇無錫有個書院叫東林書院,這是一所學校。當時有兩個政府官員,叫顧憲成和顧允成,兩兄弟在北京做官的時候,由於他們的政治見解與當時的當權人物相抵觸,便辭官不做,回家後在東林書院講學。他們很有學問,在地方上聲望很高,為人也正派。這樣,和他們意氣相投的人跟他們的來往便越來越多了。不但在地方上,就是在北京,有一些官員跟他們的來往也比較多。他們以講學為名,發表一些議論朝政的意見。這樣,從萬歷二十二年(1594)開始,一直到明朝被推翻,前後五十年間,在明朝政治上形成了一批所謂東林黨人和另外一批反對東林黨的非東林黨人。非東林黨人後來形成齊(山東)、楚(湖北)、浙(浙江)三派,與東林黨爭論不休。這五十年中間,在幾件大事情上都有爭論。你主張這樣,他反對;他主張那樣,你反對。舉例來說,黨爭中最早的一個問題,就是所謂“京察”問題。“京察”這兩個字大家都認識,但是不好懂。這是古代歷史上的一種制度,就是政府的官員經過一定的時期要考核,相當於現在的考勤考績。主持考勤考績的是吏部尚書、吏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內務部長、副部長),他們主管文官的登記、資格審查、成績考核及任免、升降、轉調、俸給、獎恤等事。當時考取進士以後,有一部分進士就安排做科道官。科就是六科給事中,道就是十三道禦史。六科就是按照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來分的。道是按照行政區劃來設置的。當時全國有十三個布政使司,設了十三道禦史,譬如浙江道有浙江道禦史。科道官都是監察官,當時叫作“言官”。他們本身沒有什麽工作,只是監察別人的工作,提出贊成的或者反對的意見。他們的任務就是說話,所以叫“言官”。每次“京察”,吏部提出某些人稱職,某些人不稱職。1594年舉行“京察”的時候,就發生了爭論,這一部分人說這些人好,那一部分人說不好。凡是東林黨人說好的,非東林黨人一定說不好。爭論中摻和了封建社會的鄉裏(同鄉)關系。譬如齊、楚、浙就是鄉裏關系。不管這件事情正確不正確,只要是和我同鄉的人,都是對的。還有一種同門的關系。所謂同門,就是指同一個老師出身的。不管事情本身怎麽樣,只要跟我是同學,就都是對的。至於對親戚、朋友則更不用說了。就在這樣的封建關系組合之下,從1594年“京察”開始,一直爭吵了五十年。

繼“京察”問題之後,接著發生了“國本之爭”。所謂“國本”,就是國家的根本。我們今天說國家的根本就是人民,沒有人民就沒有國家。當時並沒有這樣的概念。那時候所謂“國本”是指皇帝的繼承人問題。萬歷做了多年皇帝,按照過去的慣例,他應該立一個皇太子,以便他死後有一個法定的繼承人。可是他不喜歡他的大兒子,他所喜歡的是他的小老婆(鄭貴妃)生的兒子福王(以後封在河南洛陽),所以他就遲遲不立太子。有些大臣就叫起來了,他們認為國家的根本很重要,也就是說第二代的皇帝很重要,應該早立太子。凡是提議立太子的,萬歷就不高興,他說:我還活著,你們忙什麽!這樣,有人主張早立太子,有人反對立太子,爭吵起來了,這就叫“國本之爭”。

跟著又發生了一個案子叫“梃擊案”。有一天早晨,突然有一個人跑到宮裏來見人就打,一直打到萬歷的大兒子那裏去了。當然,這個人馬上被逮住了。可是這裏發生了一個問題,是誰叫他到宮裏來打萬歷的大兒子的?當時有人懷疑是鄭貴妃指使的。這是宮廷問題,卻成了當時政治上的一個大問題,引起了爭吵,東林黨與非東林黨大吵特吵。

萬歷做了四十八年皇帝,死了。他的大兒子繼位不到一個月又死了。怎麽死的呢?搞不清楚。據說他在病的時候,有一個醫生給他紅丸藥吃,吃了以後就死了。這樣就發生了一個問題,這個皇帝是不是被毒死的?是誰把他毒死的?因此又發生了所謂“紅丸案”。各個集團之間又爭吵起來了。